生活趣事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9章 郑家的三个男人入京,大明抄家王,生活趣事多,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黄得功率军平定日本期间。
杜寒和周遇吉也不负众望地拿下了和硕特汗国。
大明皇宫。
右丞相李岩正在向沈战汇报明军平定和硕特汗国的详细过程。
“固始汗整兵两万五千人撤往两千米以上的高原地区。
他的打算是一边拥兵自重一边与我朝谈判。
最终的目标就是让我朝承认他对藏区的统治地位。
但是他可以放下身段向我朝称臣纳贡。
杜寒根据陛下的指示与格鲁派领袖第巴私下里达成了协议。
只要第巴作为内应帮助我军灭了固始汗。
那么他就可以保留在藏区传教的权力。
剩下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
第巴发动自己的亲信给我军开道。
杜寒以三万精兵偷袭固始汗的汗帐。
固始汗直到最后一刻才发现自己被大内鬼第巴给卖了。
最终,固始汗战死,追随他的部队一半被消灭一半投降。
目前我朝在和硕特地区的军事存在超过十万人。
具体如何安排西藏和青海的事务全看陛下的心情!”
“新立两个省吧,剩下的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沈战沉声说道。
“好,那臣和左丞相去安排!”李岩回道。
没多久,大明朝廷关于原和硕特地区的最新安排出炉了。
正式诏书的内容如下:
一、朝廷新立西藏省和青海省。
西藏省的首任总督为徐勇。
青海省的首任总督为王允成。
二、西藏常规驻兵七万人,青海常规驻兵五万人。
这里能看出沈战对西藏的重视。
在这里比其它的省份多驻兵两万就是随时防备着外敌的入侵。
三、迁50万西藏人口入内陆地区,迁50万四川百姓入西藏。
四、迁 20万青海人口入内陆地区,迁20万四川百姓入青海。
沈战的思路很清晰。
西藏、西域这一类偏远地区容易被外部势力策反。
其本质原因在于人。
假如将少数民族迁入内陆地区跟汉族人口组成大家庭。
那么就不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野心家跳出来。
相反,在边疆地区大量安置汉族人口。
那么外部势力就失去了策反的基础。
策反的第一步是什么?
答案是挑动民族矛盾。
那么请问我大明边疆住的都是汉族百姓。
你们这些讨厌的外部势力又来挑动谁呢?
无论是派遣驻军还是移民都是大工程。
随着沈战表明了自己的意志整个大明都开始忙碌起来。
尤其是左丞相宋献策以及一众户部官员。
这些人恨不得自己能生出三头六臂。
光是那个涉及140万人口的迁徙计划就能要了这些官员的命。
八月份,大明再次迎来大日子。
经过充分的准备后沈战决定在台湾岛新立一省。
第一任台湾省总督郑芝龙奉皇命进京。
随郑芝龙一同进京的还有郑芝豹和郑成功二人。
乾清宫。
“末将参将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爱卿免礼平身!”
礼节过后,沈战开始给郑家三人普及战略层面的知识。
“大明海岸线绵长,极易受到外敌攻击。
但归根结底有两个地方最重要。
这两个地方若失我大明海防将瞬间陷入绝对的被动。
你们可知这两个地方是哪里?”
“朝鲜和台湾!”年轻气盛的郑成功大胆猜测道。
“答对了,朕看好你!”沈战的脸上全是对郑成功的欣赏。
“嘿!”得到鼓励的郑成功兴奋地握了握拳头。
这个答案郑芝龙自然也是能猜到的。
他不说话只是故意给儿子留表现的机会而已。
沈战仿佛陷入痛苦的回忆般说道:
“堂堂大明若是没了朝鲜和台湾。
那么我们就会在南北两个方向上处处受限,处处受气。”
北面有了吴三桂,黄得功,胡心水,冯元飏这些能臣良将坐镇。
朕对朝鲜的安全不是很担心。
何况我们还多了日本这层屏障。
现在朕最担心的就是南面的台湾省。
而守护台湾省的重任就要落在你们郑家人的身上!”
“臣等愿为陛下效死命!”郑家的三个男人齐声说道。
首先,他们真切感受到了沈战对台湾这个地方的重视。
其次,他们更加感受到了沈战对郑家的重视。
这种被皇帝重视的感觉不禁使人飘飘然。
同时几人身上也多了一分沉甸甸的责任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