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麦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7章 小圆子首次穿越奇遇2,古柜里穿行,海岛麦兜,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唉,此事说来话长,我以后慢慢跟你们说。这一家子,这个当妈的,是宛家的后人,她名叫宛秀萍,那一年她46岁,她是位医生,她老公啊是山下的化工厂的一位工人,这宛秀萍的祖上是富农,所以呢,在那个年代受到了风暴。”
“风暴?是什么风暴啊?” 哆晴不明所以。
小六子平时喜欢看历史类读物,他立马就明白了所谓的“风暴”是什么。
“我知道,我知道,咱们大天朝吧,在建国之后曾经有过一场运动,每个人的出生以及家庭背景都有可能会成为无妄之灾,如果祖上是地主家或是开店的商人或是办企业的资本家,那在那场十多年的运动中很有可能会被打倒,哎呀,哆晴啊,这个你应该懂的,咱们现在不能说太明。”
哆晴想起以前有看过巩俐和陈道明演的《归来》,瞬间就秒懂了,她这时候想起了在泰国时遇到的那个在海滩上卖花的穿越老头,他在15岁那年也遭遇了相似的事情,父亲被关到青海劳改农场,母亲在家天天被红小兵们们抓出去游街挨批,最后被红小兵们活活逼死......
“哦,我明白了,那就是说,那个叫宛秀萍的女医生在那时候也被红小兵们盯上了?”
“是啊,那帮红小兵来家里抄家,天天在这里打砸抢,天天押着宛秀萍去游街,天天让她交待问题,要让她承认宛家曾经是压榨老百姓血汗的大罪人,宛家是人民的敌人!”
“那她承认了没有?”
“怎么可能承认呢!宛家向来爱戴乡民、乐善好施,从古以来就是以经商为主,开店做生意也是为了生计,但宛家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反倒是一代代的宛家人都在助人为乐、扶困济危,怎么就到这一代就被扣上了坏人、恶人的帽子了呢?这还有没有天理啊!”
小六子一阵叹息:
“唉……可是在那个时代哪理可讲啊,她不承认的话,估计就是每天要被打啊,一直打到屈服为止吧?”
“那些红小兵啊,还逼着她那在化工厂上班的老公和在天海卫校读书的女儿都要写大字报声明与她解除夫妻关系和母女关系,否则她那老公孩子也要被打、还要挨批。我爬过来的那日啊,那帮天杀的红小兵们刚打砸了一通后离去,她那老公一时想不开,但又无计可施,于是就默默跑楼上去上吊了,等她们母女俩发现时,这当爹的已经僵硬了。唉,想着第二天红小兵们还要来这里绑她去交待问题,她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就找了根绳子去寻短见,在那个年代,每天被莫须有的罪名逼死的知识分子有很多呐。”
“那她女儿为什么也跟着一起上吊了?”
“唉,孩子啊,你没经历过那个年代,你不懂。那时候哪像现在啊,现在你若是觉得在天海市混不下去了,那你完全可以换一个地方去生活,世间道路千万条,你不可能在一条道上走到黑,你完全可以换个赛道继续打拼。但是在50年前,人们根本没有机会换一条道路重新走,如果这女孩子父母都走了,那么,接下来挨批的就轮到她了。”
“天呐,还好我没生在那个时代,听我说我太爷爷家也是个良田千顷的大地主,如果生在那时候,估计我也要天天被戴着高帽子游街呢,哎呀好可怕呀。” 小六子摸着小心脏直喘气,这就仿佛他刚有惊无险的躲过一场无妄之灾。
“切,小六子你拉倒吧,你吹牛皮,你之前说过你家祖上是农民。”
“那是后来,秋收起义后我家被打土豪分田地,千顷良田都被分了,我太爷爷被迫成了农民,还得亲自下地种田呢,不过也好,我小时候听我爷爷说幸亏那时候被分掉了田地,我家一夜成了穷光蛋,我们家的成份就归划成‘贫下中农’了,因此我们家在建国后的那个年代躲过了挨批。所以想想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还真是有道理的。”
“奶奶,那后来呢,你把她们救下来了,但你并不能解决她们母女俩的现实问题,她们只要活着,第二天那些红小兵们还会来押着她们去挨批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