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凌云飞行成立
楚霸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1章 凌云飞行成立,重回90:超生检查到我家,楚霸汪,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羊城,此时的秋老虎依旧散发着他的威力。
刚下飞机,一股热风扑面而来,相比较北方最起码高了七八度。
“张姐,早知道这么热,咱们过一两月再来就好了。”
仅仅走几分钟,大家的额头上就出汗了。
“也不知道生活在广州的人怎么坚持下来的,这和蒸笼有什么区别。”
张树新也难得的吐槽起来。
切,说人家羊城,别忘了四九城那昏天暗地的沙尘暴,大哥别说二哥。
此去羊城之行除了张树新和方承枫两人,还有一些后勤团队。
招揽张小龙只是一部分,方承枫此次来的目的还有自己的无人机公司。
这一两个月以来,132厂的研发也可是进入正轨。
当初签订合同的时候,就已经和132厂说好,无人机的未来公司将会在沿海地区。
羊城就是最好的地方,这地方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交通运输,甚至各种配套都齐全。
公司已经成立好了,就叫“凌云飞行器有限公司”。
当然依旧由沧海控股。
公司的前期准备都差不多了,招人也完成了,都是一些大学毕业的好苗子。
等到前期培训差不多,就送到蓉城学习。
当然不能和132厂有任何的关系。
凌云公司,此时的公司还只有员工二三十人,都是刚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家的脸上还充满了清澈的愚蠢。
“我知道你们都是刚刚从学校刚刚毕业的,很多人连无人机都不是很清楚。”
“没关系,只要认真学肯钻研,我敢说,十年后你会庆幸今天的选择。”
这不到三十人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最后留下来。
132厂特意找了几个老师傅过来给这些人进行简单的培训。
最起码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是造什么的,最基本的原理要知道。
这些人中有一人方承枫很是看重,是特意花重金请来的。
他就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副教授-李泽湘。
这位从八十年代就开始研究无人机小型化,后世大疆的创始人都是他的学生。
方承枫以年薪一百万美元聘请他和他的学生团队。
“李教授,凌云还是个新创公司,以后还要多麻烦你了。”
对于这些技术大拿,方承枫还是很尊敬的。
李教授将会负责无人机的理论研究,飞行的控制系统等。
而132厂则负责电磁散逸、通讯、抗干扰以及流体力学。
其实真要来说,三十亿绝对是超了,甚至十几亿基本上就可以了,不过谁让他是132厂呢。
方承枫可没忘记后世黑丝带一直到2011年才首飞,甚至又过了六年才列装。
当时的总师杨伟在一次央视采访的节目中就明确的说出了黑色带研发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经费。
718工程可是在七十年代就提出来了。
当时共和国的天空还是一些歼6和歼7,几十年前的产品了。
当时的成飞就提出要研制一款能达到世界先进行列的战斗机,这就是718工程。
718是个巨大的工程,黑丝带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个工程只是作为成飞不甘心的纸面工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