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内里却波澜起伏,难以平息
清风徐来静谧时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7章 内里却波澜起伏,难以平息,田园稻香颂:我的真龙天子在古代,清风徐来静谧时光,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想要些好处也就罢了,关键是这胃口也太大了些,一张口就要县城里的宅院和铺子。这要是哪家的亲戚都像这样,那日子还怎么往下过呀!筠儿一家怎么就摊上了这样的亲戚呢,人家日子艰难的时候,他们不来帮衬一把,现在看到人家日子过好了,就想着来占便宜,分一杯羹。
“哼,狮子大开口就大开口吧!不过是嘴上说说罢了,我若是不给,他们也拿我没辙。他们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以为我要什么给什么。就凭他们以前对我们家的那些个态度,我能给他们些银两,让他们能有个安身之所,就已经是我的底线了。要是他们真打算一直这么耗下去,我也不是吃素的。”李颂筠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眼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
李长寿一家还真以为耍无赖她就怕了吗?她现在这样做,一来是为了维护自家的名声,二来也是念及亲戚一场,想给李长寿一家留条活路。可要是他们真打算耍无赖到底,那她也不会再坐视不理了。对待无赖,自然还有衙门这个地方,就算不好直接告到衙门去,但只要拿出皇上封她为县主的圣旨来,谅李长寿一家也不敢再怎么样。毕竟,民不与官斗,这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李长寿一家终究只是平民百姓,她可不相信他们能一直强硬下去。
“筠儿啊,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这样的事情,外人实在是帮不上什么大忙。”村长在一旁附和道。
一行人很快便来到了一品斋,因为快到了中午用餐的时间,所以他们直接往后院走去。此时正值中午时分,一品斋里生意火爆,人声鼎沸。
到了中午,店里的伙计们也不能全部聚在一起吃饭,所以后院显得有些冷清。伙计们一般都会在中午之前就吃过饭,而过了中午这个最忙碌的时段,要是饿了,就再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进了一品斋的后院,李颂筠便吩咐一个伙计去厨房取些吃的来。也不用太丰盛,随便弄点什么,先垫垫肚子再说。这个时候,大家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而厨房那边还忙着给客人们准备饭菜,自然是抽不出空来专门给他们做饭。
所以,也只能将就着吃一顿了,总不能因为自己来了,就耽误了店里的生意。
吃食还没送来,李颂筠和李文秀便带着村长在后院里转悠起来。村长一辈子都在村子里,来县城的次数屈指可数,自从一品斋开张以来,他更是没来过一次。
因为当时一品斋开张比较仓促,所以李颂筠也就没有邀请桂花村的人来参加。
“你这地方可真是不错呀,幽静雅致,难怪生意这么好。看这布置,真是处处透着讲究,难得得很呐。”村长一边走一边打量着四周,脸上满是赞叹之色。
“其实这地方买来的时候也就这样了,我并没有多做改动。当日能买到这样的地方,也算是我的运气好。”李颂筠微笑着回应道,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这座宅院的确是漂亮,山石布景错落有致,花木也不是随意栽种的,而是经过一番精心设计,无论什么季节都能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当日她能买下这座宅子,确实是运气爆棚。
也是因为大家对青楼这样的地方多有忌讳,不然的话,怕是也轮不到她来买这座宅院了。
没过多久,伙计便提着两个食盒匆匆回到后院来了。他把食盒里的饭菜一一取出来摆在桌子上,虽然不是特意为他们准备的,但还算丰盛。这个时候,大家是真的饿极了,看着满桌的饭菜,李颂筠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觉得格外有食欲。
厨房里,锅碗瓢盆的交响乐在忙碌中奏响,李颂筠的身影在灶台与餐桌间穿梭,她的动作娴熟而有序,却也透露出几分急促。她轻声细语地对村主任说道:“厨房里正乱着呢,伯父您可千万别嫌弃,这午饭只能是简单对付一口了。等到了晚上,我一定好好准备一桌丰盛的席面,到时候再好好招待您。”说着,她亲自为村主任盛了满满一碗米饭,那米饭粒粒分明,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李文秀在一旁见状,连忙递上筷子,一双崭新的竹筷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村主任接过筷子,笑容满面地说道:“这已经十分丰盛了,咱们又不是什么外人,你就别把我当客人招待了。家常菜才最有滋味呢。”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亲切与随和,让这顿饭的氛围更加温馨。
午饭后,李文秀便陪着村主任漫步在县城的街头巷尾。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青石板路上,斑驳的光影中,两人的身影显得格外悠闲。李文秀对县城的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她如数家珍地向村主任介绍着这里的风土人情、特色小吃,两人的笑声在街头回荡,仿佛连空气都充满了欢乐。
而此时的李颂筠,则回到了屋内,享受着难得的午间小憩。她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耳边是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声,心中却是思绪万千。她在等待着李长寿一家的答复,时间对她来说,如同流水般珍贵。她知道,李长寿一家或许可以悠闲地等待,但她却不能。她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太多的责任需要承担。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李颂筠的脸上,为她平添了几分温柔与宁静。她微微侧头,仿佛在梦中与某个遥远的记忆相遇。然而,当她从梦中醒来,现实依旧摆在眼前。她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裳,准备迎接下午的忙碌。
当她走出房门,只见李文秀和村主任已经满载而归,他们的手中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那些礼物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仿佛是他们对家人的爱与思念的化身。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也不多逛一逛?”李颂筠笑着问道,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与亲切。
李文秀呵呵一笑,说道:“我爹可不是那种爱逛的人,逛了一会儿就说想回来了。所以嘛,我们就早早地回来了。”她一边说着,一边翻动着那些礼物,仔细地与村主任讨论着每一个礼物的归属。
村主任也笑着插话道:“我和你们这些女孩子可不一样,你们喜欢四处逛,我却是逛不动的。还是家里最舒服啊。”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与满足。
然而,就在这时,莲香匆匆走来,她的脸上带着几分焦虑与不安。她低声对李颂筠说道:“小姐,李长寿一家因为午饭的事情,已经过来闹了两次了。不过赵小山都把人拒在门口了。我就是来问问您,要是他们再来闹,我们该怎么办?”
李颂筠闻言,脸色微微一沉。她想起了李长寿一家那贪婪而自私的面孔,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厌恶之情。她冷冷地说道:“若是他们再来闹,就告诉他们,让他们好好考虑我的话。若是我给的银钱他们愿意要了,自然是最好。若是不要,就这样拖着。不过我可没有太多的耐心,过了三日,他们还不松口,我今后不会再给他们一文钱了。让他们好好想清楚,吃的也不用给他们。他们纵然是落魄了,可还没到连饭都吃不起的地步。”
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决绝与冷酷,仿佛是在告诉李长寿一家,她的底线不容触碰。而此刻的白氏,头上还戴着那支银簪子,那是她曾经繁华生活的见证。即便如今败落了,她也依旧不愿放下那份虚荣与骄傲。然而,这一切在李颂筠的眼中,都显得如此可笑与可悲。
“既然小姐如此吩咐,奴婢心中已然有数,这便退下办理去了。”莲香嘴角挂着温婉的笑意,轻轻福了一福,转身之际,裙摆轻扬,如同春日里随风摇曳的柳丝,优雅而从容地退出了房间。
这边厢,李文秀眉宇间却难掩一丝忧虑,她轻叹一声,目光转向李颂筠,道:“可是,筠儿,万一那帮人固执己见,死活赖在铺子里不走,咱们的生意岂不是要被这无端之事绊住脚?长此以往,对咱们李家又有何益呢?”
李颂筠闻言,轻轻放下手中精致的茶杯,茶香袅袅上升,与她的眼神交织成一幅宁静的画面。她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仿佛胸有成竹:“娘亲放心,他们总有妥协的一日。这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循环,他们占得一时之利,却难逃时间的裁决。”
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外表下,李颂筠的心湖却泛起了涟漪。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那个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她心弦的身影——君流尘。他此刻或许正忙于那作物推广的差事,不知进展如何?又或许,他正以他那独有的冷静与智慧,处理着朝堂上的另一番风雨。
李颂筠猛地摇了摇头,试图将这份突如其来的思绪驱逐出境。她自嘲地笑了笑,心中暗自嘀咕:我这是怎么了?怎会对他如此念念不忘?定是君毓翎那小子胡言乱语,害得我心神不宁。她轻轻拍了拍脸颊,试图让自己更加清醒,将注意力重新拉回到眼前的现实之中。
窗外,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一切似乎都在诉说着岁月静好。而在这宁静的背后,李颂筠的心却如同被细雨轻拂过的湖面,表面平静,内里却波澜起伏,难以平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