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津门学艺
唐僧扫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津门学艺,四合院之厨道宗师修行记,唐僧扫塔,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想起吴明宗曾经明确表示过,退休之前,只会再收一个徒弟,现在他竟然收了何雨柱为徒,自己竟然已经失去了拜他为师的资格,晁依久不由仰天大骂,这上哪儿说理去?
晁依久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但他不敢怨怼吴明宗,而从京城来的何雨柱,就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但是,这个家伙比较有心计,他虽然恨不得将何雨柱挫骨扬灰,但难受了几天,认真思考过后,他就收起了面上的愤懑,戴上了假笑面具,没有表现出对何雨柱的敌视,反而还对他非常客气,表达出了自己的善意,还经常在休息日带着他在附近游玩,以希望拉近两人的距离,为以后对付他做准备。
这一切,都看在了吴明宗的眼中,对晁依久的表现暗自认可,如果你耐不得冷落,耐不得寂寞,耐不得辛苦,还奢谈什么拜师。
没错,没有明确告知收徒何雨柱的原因,也是他的考察内容之一。
晁依久并不知道,就因为他的这个表现,已经在吴明宗的心里加了不少分,不然肯定会放弃心中的恶念。
他更不知道,何雨柱拜师,和他拜师,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在勤行里,收徒分门里和门外,自己家孩子学徒为门里,外人投师者为门外。
看过电视剧的人都知道,傻柱一辈子共有三个厨艺师父。
傻柱的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何大清,他当时是丰泽园的二灶大厨,擅长鲁菜和谭家菜,这是家学,是“门里”收徒,自然无须考察人品,所以厨师基本功的练习,傻柱七岁就已经开始,天天要练习颠勺和切配,没少挨何大清的棍棒。
厨师一共有八大基本功,主要有刀工、投料、上浆挂糊、火候、勾芡泼汁、调味、翻勺装盘、原料加工,从电视剧中可以看出,傻柱的基本功相当扎实,这就是家学的优势。
很多大饭庄的帮厨,都是在十四五岁进入饭庄后厨后,才开始接触厨师的基本功,比这种有家学的晚了七八年,怎么比?
何家的家学,是谭家菜和鲁菜,但在那个年月,根本没有条件练习谭家菜,他所谓的家传谭家菜,只是限于家中有菜谱,所以,何大清教授他的是鲁菜。
谭家菜和鲁菜既然是家学,是门里,所以,何大清算是傻柱的第一个师父。
那么,傻柱正式拜师的第二位师父,是丰泽园的大厨郑凤章,但学习的并不是丰泽园的主打菜系鲁菜,他跟第二任师父学的是川菜。
在勤行里,还有一种收徒方式非常流行,那就是交换收徒,傻柱就是这样拜的师。
何大清收了郑凤章的侄子郑小杰为徒弟,教授鲁菜,郑凤章收何大清的儿子为徒弟,教授川菜,这种情况,走的都不是正常的收徒流程,也无须走正常的收徒流程,这就节省了不少的学艺时间。
电视剧里,并没有交待傻柱的师父叫什么名字,那么作者呢现在就给安排上了,他的川菜师父,是丰泽园的二灶大厨郑凤章,擅长鲁菜和川菜,可惜的是,傻柱在何大清出走保城之后,去了轧钢厂食堂工作,又在易中海不断的洗脑之下,和师父断了联系,自然也包括那些师兄弟,而失去了传承之后,傻柱成功的将自己发育成了一名野厨子。
什么叫野厨子,咱们以后再说。
何雨柱在丰泽园,跟着郑凤章学了一年多时间,1951年9月结束授艺,可惜的是,没有出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