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套裤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9章 青海长云暗雪山,重生之再造华夏,剩套裤汉,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风更紧、雪更急了,出伯望望天,发了下呆,马上就下令到“还是按原来阵型,出发皋兰,民夫随后,如有因民夫冻死导致辎重物资散落的,各万户务必派出百户队去找寻捡拾回来;
前面因民夫冻死损失的辎重物资就算了,现在,都要找人捡回来,很快你们就会知道,所有物资,对我们都很重要”。
“不到兰州休整补充吗”一个副都元帅问道,出伯摇摇头道“兰州并无多少物资,只够驻军使用,而且马上还要带到瓜州去,我们现在不是修整补充的时候,必须赶快出发”。
“前面就是日月山,越过这座山,我们就能从西面直抵西宁城下,汗王”随海都一起走在最前的高昌王说道“这山不高,风雪小多了,我们离西宁不到50里了”。
海都难得的露出了笑容“好好,让大队歇一阵,让儿郎们填饱肚子,然后踏过这座小山,神兵天降西宁城”。
“怎么还有山要翻越”出伯从皋兰山上下来,有点疑惑,问随行的一个斥候道,斥候连忙在马上作揖道“这是一座小山,当地名为达版山,距西宁只有40里,翻过去就是西宁的东北面”。
出伯点点头,望了望身后蹒跚在风雪中的队伍,轻轻叹了口气道“大队歇一阵吧,吃点东西,然后尽快翻过这座小山,到西宁城内休整补充一下”。
出伯的心情有点复杂,如今所率侍卫亲军和探马赤军只有余人,民夫不足,不到20天的时间,人马只剩下了,仗还没开始打呢,出伯苦笑着摇了摇头,所幸物资辎重基本上都还在,如果打持久战,那还能坚持一阵,但,海都会打持久战吗。
万一到达西宁时,西宁已经失守,该怎么办呢,带着这人马退守海东关,也是一个办法,但是,海都会不会切断道路呢,而且,海东关虽然险要,但是关城很小,容不下多少兵马;
而且据说前宽后窄,是先祖成吉思汗征服西夏后,宋人唯恐蒙军从这里入川,所以把关口改成这样的,可如今却刚好要求前窄后宽,才能既挡住海都的大军入川,又不妨碍四川行省的兵马来援。
希望西宁城还在吧,出伯只能祈祷长生天了,海都就算得知消息,也未必能那么快赶到西宁,毕竟,他的大军所带粮草辎重也不少,还要翻越昆仑雪山,出伯在西北5年了,对这里的山川地形还是大致知道的,尽管像达版山这样的小山他不太清楚。
海都的大军第一波已经开始翻越日月山,第二波军队也赶到了,第三波和第四波还在后面。
“出发”出伯一声令下,侍卫亲军和探马赤军踏上了最后翻越达版山的征途。
此时如果从空中鸟瞰,能看到2支庞大的队伍正在向西宁城接近,一支从西面来,队伍绵延200余里,不过中间有几处断档,一支从东北面过来,队伍同样绵延数十里。
风雪弥天,天地间尽是一股肃杀之气,西宁城的守护汉军总管感到一股莫名其妙的恐慌和窒息,他赶紧让人冒着风雪上到城墙上,四处查看有没什么大的动静。
自从海都在西北起兵反叛元廷后,西宁倒是很少经历刀兵,毕竟这里是通往传统汉地的要道,无论海都还是大帝,都不会把这里再当做兵家必争之地。
当年大宋和西夏之间围绕这座当时被称作“青唐州”,后又被叫做“灵州”的生死争夺之地,在蒙元建立后,已经逐渐荒废了,谁想到,今天,这里又一次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驻军总管府虽然有3个万户队,但总兵力只有不到9000人,还多是甘、凉、善、庭等诸州淘汰下来的老弱汉军,多年无事,这里只当是从四川征发兵卒粮草到西北的一个通道罢了,谁也没想到,大帝和海都最后的一场血战,会发生在这里。
漫天风雪中,西宁城的老鼠,都纷纷冒雪出城,成群结队,西宁城的猪狗,都发出了令人不安的嚎叫声。
一场大规模的生死对决,即将在这历来被称为“川青锁钥”、“海藏咽喉”的千年古城展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