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京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贵妃封诏,权倾朝野,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半两京墨,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然而,苏锦绣并未因此懈怠。她知道,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每天天还未亮,她就开始处理各地送来的奏折。她深知,要让改革真正扎根,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巧儿,准备一下,明天我要去农业学院视察。"她对心腹吩咐道,"顺便带些新研制的农具去,让学生们实践操作。"

第二天一早,她就来到了农业学院。学院里,莘莘学子正在专心研习。这些年轻人来自天南海北,有些甚至是从边远山区赶来的。当看到苏锦绣亲临视察时,所有人都兴奋不已。一位年轻学子激动地说:"多亏了贵妃娘娘创办学院,让我们这些寒门子弟也有机会学习农技。我爹说,这是几百年都没有过的大善事!"

听到这样的话,苏锦绣心中充满欣慰。她环顾四周,目光从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上掠过:"你们就是大衍的未来。希望你们学成后,能将所学回报国家。农业乃国之根本,只有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最大的效益,才能让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边疆几个州府遭遇严重旱灾,百姓生活困难。苏锦绣立即调动粮仓储备,同时派出农技专家前往指导抗旱。她连夜拟定奏折,详细分析了旱情的严重程度和应对措施。她在奏折上写道:"请陛下允准调用国库银两,修建水利工程,以防来年再遇旱情。臣妾愿意捐出个人俸禄,以示与民同心。"

萧承煜看完奏折,立即批准。他深深看了一眼奏折上的字迹,对身边的大臣说:"贵妃心系百姓,朕甚慰。"这句话很快传遍朝野,进一步巩固了苏锦绣的威望。从此,她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农医改革的成效逐渐显现。空间里培育的新品种在各地推广,加上改良的耕作技术,各地粮食产量稳步提升,百姓们不再为温饱发愁。医学院培养出的医者们深入民间,大大改善了百姓的医疗条件。就连一向保守的江南士族,也开始主动要求引进新的农业技术。

"娘娘,您看。"巧儿满脸欣喜地递上一份折子,"这是各地百姓自发写来的谢信。他们说,今年的收成是祖上几代都没见过的好。"苏锦绣展开浏览,字里行间流露出百姓们的真诚感激。有人写道:"多亏了贵妃娘娘的新法子,我们村今年不但还清了赋税,还攒下了些余粮。"这些朴实的话语让她更加坚定了继续改革的决心。

她记得空间里还有几个正在试验的新品种,等时机成熟,就可以推广到更多地方。想到这里,她拿起毛笔,开始给各地农政司写详细的指导信。夜深了,她依然伏案工作,烛光映照着她专注的侧脸。

一天傍晚,萧承煜又来到凤仪宫。看着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折,他心疼地说:"你太辛苦了。"苏锦绣抬头浅笑:"为了大衍百姓,再辛苦也值得。"她知道,萧承煜理解她,也支持她。这份默契让她倍感温暖。

"来,尝尝这个。"萧承煜从袖中取出一个瓷瓶,"是太医院新研制的安神茶,对眼睛也好。"苏锦绣接过,心中一暖。她知道,这是萧承煜特意为她准备的。这个看似威严的帝王,其实处处都在关心着她。

窗外繁星点点,春风送来淡淡的花香。院子里的桃花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苏锦绣站在窗前,回首往事,恍若前世。从冷宫中走出那一天起,她就下定决心要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生。如今,她终于站在了权力的巅峰,可以光明正大地推行自己的理想。

她想起了空间里那片试验田,想起了日日夜夜的研究和实验,想起了无数个伏案工作的深夜。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她看到了百姓们脸上真诚的笑容,看到了田野里金黄的麦浪,看到了孩子们有书可读、病人有医可医。

"陛下说得对,这才是开始。"她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农政司的架构还需要完善,医学院的分院还要继续扩建,新的农业技术还要推广到更多地方。她已经规划好了未来几年的改革蓝图,虽然前路充满挑战,但她已经准备好了。这一次,她要让这场改革真正改变大衍的命运。

巧儿端来一盏清茶,轻声说:"娘娘,该歇息了。"苏锦绣却摇摇头,继续批阅奏章。她知道,每一个决策都关系着千万百姓的生计,由不得她有丝毫懈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酒肉僧

从射雕开始

进化世界

真千金断亲后,豪门全家哭疯了

是符不是祸

钦天除妖师,大明穿越二十一世纪

木子青仙

穿越母系氏族,我带族人致富

炮灰没有回忆

征伐天下

披甲莽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