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京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6章 万民请愿,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半两京墨,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农挤到前面,高声问道:"敢问皇上,我们这些老农能不能也去农院学习啊?"

这个问题引起了众人的关注,现场一下子安静下来。传统的学院大多只收年轻学子,对年长者往往拒之门外。

萧承煜看向苏锦绣,后者会意,上前一步:"农为国本,不分老幼,皆可学习。农院将设立专门的短期培训班,欢迎各位农户前来学习新技术。"

这番话引发了新一轮欢呼。对于那些耕作了大半辈子的老农而言,能有机会学习先进技术,改变自己的命运,无疑是莫大的希望。

人群中,一位身着儒衫的中年人高声道:"臣乃扬州教谕钱文,愿捐出家中良田十亩,作为当地农院试验田使用!"

他的发言仿佛打开了闸门,接下来一个接一个的乡绅、商人纷纷表态,愿意捐资捐地支持农院建设。这种自发的民间力量,远超苏锦绣的预期。

萧承煜见状,满意地点点头:"诸位爱国之心,朕深感欣慰。农业乃立国之本,发展农业,利国利民。朝廷将全力支持农院建设,也欢迎各位共襄盛举!"

就在皇帝与民众互动之际,一队人马从远处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礼部尚书李正道。他是保守派的中坚力量,一向反对农院的扩张。

苏锦绣见状,心中一紧。难道保守派要在这种场合公开对抗?

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李正道来到皇帝面前,恭敬地跪下行礼:"陛下,老臣有负圣恩,以往多有误解,阻挠农院发展。今日亲眼目睹民心所向,才知农院确实利国利民。老臣愿意全力支持农院建设,并请求陛下恩准,让家中子侄前往农院学习。"

这番表态,无异于保守派的公开让步。苏锦绣暗自惊讶,心想这位老顽固终于认清了形势。

萧承煜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正道一眼:"爱卿能以国事为重,实乃社稷之福。准了。"

回宫途中,苏锦绣思索着今日之事。民间的支持远比她想象的更加热烈,甚至连保守派的中坚力量也开始松动。农业改革的大势,似乎已经不可阻挡。

"陛下,李大人今日为何会突然改变立场?"苏锦绣忍不住问道。

萧承煜微微一笑:"太后昨日召见了他。"

"太后?"苏锦绣惊讶地睁大眼睛,"难道太后也……"

"太后虽然守旧,但她最看重的是皇室威望和国家安定。"萧承煜解释道,"今年的丰收和防蝗成功,已经让农院在民间积累了巨大声望。太后知道,若继续对抗,只会让皇室失去民心。"

苏锦绣若有所思。太后的让步,意味着最大的政治阻力已经消除。这无疑是农业改革的重大突破。

第二天,朝廷正式颁布了《农院扩建诏书》,详细列出了农院分院的建设计划和条件。各地官员接到诏书后,纷纷上奏请求优先在本地建院。

与此同时,现有农院的招生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原本计划招收三百名新生,结果前来报名的青年多达数千人,其中不乏世家子弟。

"娘娘,这次报名太踊跃了!"王元兴奋地向苏锦绣汇报,"前三年招生,我们几乎是挨家挨户去说服,如今却要从这么多人中挑选,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啊!"

苏锦绣翻看着厚厚的报名册,心中欣慰:"这正说明农院的成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我们要借此机会,进一步完善招生和培养制度,确保选拔出真正有志于农业的人才。"

与农院招生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太后宫中的气氛却显得异常沉闷。

"娘娘,您不必如此动怒。"丽妃小心翼翼地劝慰道,"那苏氏虽然得势,但毕竟是外人,迟早会露出破绽。"

太后冷哼一声:"朕当年是何等看不上她,如今竟不得不向她妥协!真是奇耻大辱!"

丽妃见太后动怒,忙道:"娘娘息怒。如今民心向背已定,我们暂时低头,不过是韬光养晦,伺机而动。待找到她的把柄,再一举将她拉下马不迟。"

太后缓缓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阴冷:"去告诉李正道,让他按计划行事。表面上支持农院,暗地里却要布下眼线,密切监视苏氏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她有任何过失,立刻禀报。"

丽妃领命而去,心中却暗自焦虑。太后虽然表面上让步,但私下里对苏锦绣的恨意丝毫未减。然而,如今苏锦绣声望如日中天,农院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民间支持,想要对付她,恐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困难。

与此同时,苏府中,周伯正在向苏锦绣汇报最新情报。

"娘娘,太后已经下令让李正道暗中监视农院,企图寻找把柄。"老管家低声道,"虽然表面上她已经让步,但私下里仍未放弃对付您的打算。"

苏锦绣早有预料:"太后这般人物,怎会轻易认输?不过没关系,只要农院行事光明磊落,她就找不到任何把柄。况且,民心所向,她就算想动手,也要掂量掂量后果。"

周伯忧心忡忡:"但娘娘要多加小心啊。太后毕竟位高权重,万一她铤而走险……"

"无妨。"苏锦绣自信地笑了笑,"如今局势已经明朗,农院拥有广泛民意基础,太后若要公开反对,只会自取其辱。况且……"她意味深长地看了周伯一眼,"陛下已经明确表态支持,太后总不能与皇帝公开对抗吧?"

周伯微微一笑,点了点头。确实,如今皇帝对苏锦绣可谓倚重有加,两人关系日益亲密,太后若要动苏锦绣,等同于挑战皇权,这是任何人都不敢轻易尝试的。

"那接下来,娘娘有何打算?"周伯问道。

苏锦绣走到窗前,望着院中繁花似锦的景象,语气坚定:"趁着这股东风,加快推进农业改革。分院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推广,一样都不能耽误。民心所向,乃是最大的力量。我们握住了民心,就握住了未来。"

周伯看着主子坚毅的背影,心中满是敬佩。当年那个被陷害打入冷宫的弱女子,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能够撼动朝局的强大存在。而这一切的根基,正是她始终不渝的为民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酒肉僧

从射雕开始

进化世界

真千金断亲后,豪门全家哭疯了

是符不是祸

钦天除妖师,大明穿越二十一世纪

木子青仙

穿越母系氏族,我带族人致富

炮灰没有回忆

征伐天下

披甲莽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