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旱情预警
半两京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1章 旱情预警,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半两京墨,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锦绣冷笑一声:";丽妃的手笔。这谣言传得如何了?";
巧儿担忧地回答:";已经传遍了京城,许多百姓都在议论。更有甚者,说您是在借旱情之名,行谋反之实!";
苏锦绣沉默片刻,突然问道:";巧儿,最近宫中可有祭天之礼?";
巧儿思索片刻:";回娘娘,再过半月便是季祭,届时陛下要亲自主持祭天大典。";
苏锦绣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好,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她转向周伯,";传我命令,所有工作照常进行,不必理会外界谣言。至于被扣下的物资,我们另想办法。";
周伯有些担忧:";娘娘,太后此举明显是要断我们的路,若不能及时将抗旱物资送到南方,一旦旱情真的到来...";
苏锦绣摆摆手,胸有成竹地说:";放心,我自有计划。";
晚间,苏锦绣独自一人来到空间,从现代农场的储备仓库中取出大量抗旱作物种子。这些种子都经过了特殊处理,不仅抗旱性强,而且生长周期短,正是应对突发旱情的最佳选择。
次日一早,她召集了十位最可靠的农院高材生,交给他们特制的种子包:";这些是我珍藏的抗旱良种,你们每人带一包,分赴南方各地。务必亲自交到当地信得过的农户手中,指导他们如何种植。";
学子们郑重接过种子包,对苏锦绣的信任感到无比荣幸。
";记住,";苏锦绣叮嘱道,";途中务必小心,不可张扬。若有人阻拦盘查,就说是去拜访亲友。种子包藏于衣物之中,不可外露。";
学子们齐声应下:";请娘娘放心,我们定不负所托!";
送走了学子,苏锦绣又找来王太医:";王太医,我需要你研制更多防暑和治热症的药物,尤其是那些适合大规模生产、易于保存的方子。";
王太医点头:";娘娘是担心旱情带来的疫病吧?我这就去准备。";
最后,苏锦绣将赵院正单独留下:";赵院正,我需要你秘密联络南方各地的农院学子家族,请他们在当地开始挖掘水塘、准备储水设施。经费问题你不必担心,我自有安排。";
安排完这一切,苏锦绣才长舒一口气。虽然太后和丽妃从官方渠道阻断了物资调配,但她还有自己的方法和渠道。只要能够赢得时间,她有信心在旱情到来前做好充分准备。
然而,丽妃的谣言攻势并未停止。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关于苏锦绣";妄言天象";、";囤积居奇";的谣言越传越广,甚至有人开始质疑她的居心和动机。
";娘娘,";巧儿忧心忡忡地说,";现在连一些原本支持我们的百姓也开始动摇了。他们说,天象难测,即使是钦天监的大人们也不敢妄言预测,娘娘为何如此笃定会有大旱?";
苏锦绣平静地喝着茶:";让他们质疑吧。事实胜于雄辩,时间会证明一切。";
就在谣言愈演愈烈之际,一封奏折被送到了皇帝的案头。这是礼部尚书联合几位大臣上呈的,弹劾苏锦绣妄言天象,有大不敬之罪。奏折中引经据典,列举了历代对";妄言天象者";的惩处先例,言辞恳切地请求皇帝严惩苏锦绣,以正天威。
萧承煜看完奏折,眉头紧锁。他并非不信任苏锦绣,但此事确实关乎天威和朝廷威严。若苏锦绣预测有误,不仅会引起民间恐慌,更会动摇朝廷威信;若她坚持己见,又将与朝中大臣公开对立,进一步加剧朝堂分裂。
经过一番思索,萧承煜决定召见苏锦绣,亲自询问此事。
御书房内,苏锦绣从容地向皇帝解释了自己预测旱情的依据:";臣妾观天象、察地气,结合往年气候变化,发现南方地区确有大旱之兆。虽不敢说十拿九稳,但至少有七八分把握。";
萧承煜沉吟道:";爱卿所言,朕并非不信。只是此事关乎重大,若预测有误,不仅会引起民间恐慌,更会动摇国本。";
苏锦绣微微一笑:";陛下明鉴。臣妾深知此中利害,故而并未对外公开预测,只是在农院内部做些准备工作。至于那些谣言,皆是有心人所为,并非臣妾本意。";
萧承煜若有所思:";那么,爱卿打算如何自证清白?";
苏锦绣目光坚定:";臣妾请求陛下,在半月后的季祭大典上,臣妾愿与钦天监诸位大人共同占卜天象。若臣妾预测有误,甘愿受罚;若预测无误,请陛下允许农院加大抗旱准备力度。";
萧承煜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就依爱卿所请。不过在此之前,农院的抗旱物资调配暂且搁置,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臣妾遵旨。";苏锦绣恭敬地行礼,心中却已有了自己的计划。
回到农院后,苏锦绣立即召集心腹,布置新的任务:";陛下已允许我在季祭大典上与钦天监共同占卜天象。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加快暗中的准备工作。";
她转向王太医:";药物的研制和储备要继续,但必须秘密进行,不可张扬。";
又对赵院正说:";南方各地的水塘挖掘和储水设施,要以';改善灌溉';为名,避免引起怀疑。";
最后对周伯嘱咐:";那十位学子的行程,你要密切关注,确保他们平安到达目的地,并成功分发种子。";
夜深人静,苏锦绣独自一人来到空间,再次检查气象预测系统。数据显示,旱情的可能性已经从原来的七八分上升到了九成,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不管太后和丽妃如何阻挠,我都一定要为大衍的百姓做好这场抗旱准备。";苏锦绣望着屏幕上的数据,坚定地自语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