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京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4章 盛世锦绣,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半两京墨,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苏锦绣轻声吟诵完这句话,放下手中的朱笔,轻轻揉了揉太阳穴。窗外已是月上中天,一轮明月洒下清辉,为寂静的夜晚增添几分宁和。

巧儿悄无声息地走进来,见主子仍在灯下工作,不禁心疼道:\"娘娘,已是三更天了,该歇息了。这些奏章明日再议不迟。\"

苏锦绣微微一笑,抬头望了望窗外的月色:\"这么晚了吗?不知不觉间,时间就过去了。\"

她起身走到窗前,深吸一口夜间清新的空气。皇城内外一片宁静,偶有巡夜的侍卫踏着整齐的步伐经过,灯笼在夜色中摇曳,勾勒出一道流动的光线。

\"巧儿,你可知道我为何如此拼命?\"苏锦绣忽然问道。

巧儿愣了一下,随即答道:\"娘娘是为了百姓,为了大衍啊。\"

苏锦绣满意地点点头:\"是啊,为了百姓,为了大衍。我想看到的是一个粮食充足、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盛世。\"她顿了顿,\"现在,我们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了。\"

次日清晨,一封来自南方边境的加急军报送到了皇帝案前。边境守将报告说,邻国使团请求觐见,希望与大衍商讨购买大量粮食和农具的事宜。

\"这倒是个新情况。\"萧承煜一边阅读军报,一边对苏锦绣说道,\"往年都是他们卖粮给我们,如今却要向我们求购粮食。\"

苏锦绣微微一笑:\"这正说明我们的农业改革成功了。陛下可记得,登基之初,大衍年年闹饥荒,不得不高价从邻国购粮?如今形势逆转,实在是可喜可贺。\"

萧承煜点头赞同:\"爱妃所言极是。这也是朕坚决支持农业改革的原因。粮食安全乃国之根本,一国若连百姓温饱都解决不了,何谈富强?\"

苏锦绣沉思片刻,建议道:\"陛下,臣妾以为,可以答应邻国请求,但应有条件地出售。一方面展示我国粮食充足的国力,一方面也可借机拓展贸易往来,增加国库收入。\"

\"爱妃的意思是?\"

\"我们可以要求以物易物,用他们的丝绸、香料或矿产交换我们的粮食。此外,还可派遣农技专家前往邻国指导种植,此举不仅能增进邦交,还能扩大我国农业技术的影响力。\"

萧承煜眼前一亮:\"好主意!朕这就召集户部、农部和兵部大臣共同商议此事。\"

当日下午,几位重要大臣齐聚御书房,讨论如何回应邻国的请求。在苏锦绣的建议下,最终决定向邻国出售适量粮食,同时派遣农技专家前往指导。作为交换,邻国需提供大衍所需的丝绸、香料和矿产。

商议结束后,户部尚书留下来向苏锦绣汇报最新的国库情况。

\"娘娘,今年的国库收入已超去年全年,且粮仓储备创历史新高。\"户部尚书欣喜地报告,\"按照目前的收入速度,明年国库收入有望再增三成!\"

\"粮仓情况如何?\"苏锦绣最关心的还是粮食储备。

\"回禀娘娘,各地粮仓储备充足,即使连续三年歉收,也足以保障全国百姓温饱。尤其是京畿地区的十座大型粮仓,储粮量达历史最高水平。\"

苏锦绣满意地点点头:\"粮食乃国之根本,粮仓充实,方能国泰民安。\"

她随后询问了各地赈灾物资储备情况,户部尚书详细汇报了各省储备的衣物、药材、帐篷等救灾必需品的数量,以及紧急调配方案。

\"娘娘放心,按照您的指示,我们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完善的物资储备网络。一旦有地方发生灾害,周边地区可在最短时间内调配物资支援。\"

听完汇报,苏锦绣嘱咐道:\"这些都很好,但切记不可松懈。要定期检查粮食储备的质量,防止虫蛀霉变;也要随时更新救灾物资,确保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

户部尚书恭敬应下,退出了房间。

接下来几天,苏锦绣抽空微服私访了京城几个主要市场和民居区,想亲眼看看百姓的生活状况。

一大早,她便与巧儿换上普通妇人的装束,带着几名同样装扮的侍卫,悄然出了皇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酒肉僧

从射雕开始

进化世界

真千金断亲后,豪门全家哭疯了

是符不是祸

钦天除妖师,大明穿越二十一世纪

木子青仙

穿越母系氏族,我带族人致富

炮灰没有回忆

征伐天下

披甲莽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