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鲲不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1章 温柔地庇护,霸业春秋传,鲲鲲不哭,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淮南,昔日的风调雨顺已被连绵旱灾所取代,人口锐减,仅剩的两三百万人中,壮年男子不过三四十万,半数被征召入伍,农田荒芜,粮食短缺。袁术不善治军屯田,士兵们常常饥肠辘辘,面黄肌瘦,连基本的训练都无法保证,战斗力可想而知。因此,无论是面对孙策的南边挑战,还是吕布的东边威胁,亦或是曹操的北方压迫,乃至刘表的西部制衡,袁术皆是一触即溃,毫无还手之力。

然而,就在这四面楚歌之际,袁术竟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称帝。即便传国玉玺已不在手,他仍执意要登上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宝座。或许,是生命的倒计时让他产生了最后的疯狂;或许,是袁家世代累积的野心,到了他这一代,已无法再压抑。

于是,袁术派遣主簿阎象,表面上是为刘宝的大婚献上祝福,实则暗藏玄机,秘密向刘宝抛出橄榄枝:若刘宝愿助他一臂之力,共谋大计,袁术将赐予其大将军之位。这一举动,在旁人看来,无疑是痴人说梦,毕竟,刘宝不仅夺走了传国玉玺,更是袁术争夺天下的劲敌。袁术的这番举动,无疑是在疯狂的边缘徘徊,让人不禁唏嘘,这位曾梦想照耀天下的霸主,终究还是没能逃脱历史的洪流,成为了一抹转瞬即逝的余晖。 刘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荒谬绝伦!汝南袁家的辉煌,已是明日黄花,行将就木!他们所谓的权势,不过是建立在欺凌这风雨飘摇的王朝,那些孤儿寡母与昏聩之君的软弱之上。袁家,已到了该从历史上抹去的时刻!”

主簿阎象闻言,脸色骤变,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他从未料到,刘宝对袁术及其背后的汝南袁氏家族,竟怀揣着如此深重的恨意与不满。这份怨念,不仅仅源自于个人恩怨——袁绍次子袁熙,在一次冲突中不仅令刘宝的分身陨落,更导致其养父身受重伤,最终不治而亡。这背后,隐藏着更为深沉的历史纠葛。

刘宝心中的怒火,是对整个汝南袁家的控诉。在他看来,袁家不仅是导致他个人悲剧的元凶,更是东汉末年乱世的重要推手之一。试想,若非袁家兄弟野心勃勃,企图分裂天下,东汉或许不会那么快就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袁术在淮南称帝,袁绍在河北称霸,两人的争斗如同两把利刃,将本就脆弱的汉室江山切割得支离破碎。

以“官渡之战”为例,袁绍坐拥数十万大军,却因内部的腐败与战略失误,败给了兵力远不及自己的曹操。这场战役,不仅是袁氏衰败的开始,更是加速了东汉末年的乱世进程,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大汉民族的辉煌逐渐褪色。刘宝深知,若不能正视袁家在这场历史悲剧中的角色,便是对三国历史的一种肤浅解读,至少,是对那段波澜壮阔又充满悲剧色彩的前半段的误解。

刘宝之所以言辞如此激烈,是因为他深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每一道车辙背后,都是无数生命的血泪与牺牲。袁家的野心与贪婪,不仅葬送了自己的家族,更让无数无辜之人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这份认知,让他对袁家充满了难以平息的愤怒与遗憾。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股潜流,它虽不显山露水,却在东汉的乱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便是汝南袁家,一个隐藏在历史帷幕后的无形巨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武侠:丫鬟黄蓉,七侠镇杀

火红苗

团宠日常:修炼和吃瓜

禹予

天授之剑

梁上齐人

王爷你快咽气,我守寡就靠你了!

锦鲤的神

修仙:从继承敌人遗产开始

浮尘子

龙鳞天悲鬼典

仙居楼的三色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