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着我发光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5章 抚恤风波,打造最强边关,挡着我发光了,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回到书房,叶明刚喝口茶润喉,武明堂又匆匆进来:\"大人,周将军求见。\"

周勇伤势已好了七八分,走路仍有些跛,但精神矍铄。他进门就单膝跪地:\"末将代阵亡弟兄,谢大人恩典!\"

叶明连忙扶起:\"周将军不必如此。这是将士们应得的。\"

\"大人有所不知。\"周勇虎目含泪,\"往年阵亡的兄弟,家属能得十两抚恤银就是上上大吉。多少孤儿寡母最后流落街头...大人此举,是给了将士们一个拼命也值的理由啊!\"

正说着,衙役来报:城西王员外、北门郑掌柜等十几位乡绅联名求见。

\"来得倒快。\"叶明苦笑,\"请他们到二堂吧。\"

出乎意料,这批乡绅并非来抗议的。为首的绸缎商郑掌柜拱手道:\"大人新政,我等深以为然。特筹措白银两千两,充作'忠烈斋'经费。\"

叶明惊讶不已。细问之下才知,这些多是经商起家的新兴富户,子弟虽有钱读书,却常被传统士族排挤。叶明的政策,正给了他们提高社会地位的机会。

\"另外...\"郑掌柜压低声音,\"李乡绅他们正在串联,打算联名上书朝廷,弹劾大人'违背祖制'...\"

叶明心中一凛。这倒是棘手。朝中保守派本就对他这个\"擅改旧章\"的年轻官员不满,若再有地方乡绅呼应...

\"多谢诸位美意。\"叶明郑重接过银票,\"本官行事,但求问心无愧。\"

送走乡绅,叶明立即着手两件事:一是给顾慎去信,请他在朝中斡旋;二是亲自撰写《安阳抚恤条例》,将新政规范化、合法化。

午后,叶明决定去新设立的\"忠烈斋\"看看。学堂设在原守备府旧址,三十多名阵亡将士子女正在上课。教书的是位落第举人,因战乱流落安阳,被叶明聘为教习。

\"知府大人!\"孩子们见到叶明,纷纷起身行礼。他们中最大的不过十二三,最小的才六七岁,但眼神都格外明亮。

叶明注意到角落里一个瘦小的身影——张小山,那个阵亡木匠的儿子。他正聚精会神地在一块木板上练习写字,内容正是《千字文》的开篇。

\"写得不错。\"叶明走到他身边,\"手腕再放松些。\"

张小山激动得结结巴巴:\"大、大人,我...我以后也能当官吗?\"

\"只要你肯用功。\"叶明拍拍他的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离开学堂时,叶明被一位老妇人拦住。她衣衫褴褛,手里牵着个五六岁的女童。

\"青天大老爷!\"老妇人颤巍巍跪下,\"我儿是守东门的赵五,战死了...这丫头是他唯一的骨血,能...能上学吗?\"

叶明连忙扶起她:\"当然可以。女童另有女学,明日就送她来。\"

老妇人泪如雨下,非要给叶明磕头。那女童却仰着脸问:\"爷爷,学堂有饭吃吗?\"

叶明喉头一哽:\"有。早午两餐,管饱。\"

这一幕被路过的几个士子看见,有人摇头叹息,也有人若有所思。叶明知道,改变千百年来的观念绝非易事,但他必须开这个头。

傍晚,叶明正在审阅新编的抚恤名册,武明堂慌张来报:\"大人!李乡绅带着几位老夫子去拜访陈教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婚后第三年,她注销身份消失了

槐玉

我和灵界那些事

秃头大宝贝

八零女翻译官被糙汉醋王宠翻了

步洗雨

我都死遁了,男主们把我骨灰扬了

南黎痞子

惹他?他公会全是神级,拿头打?

飞雪连夭

宋檀记事

荆棘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