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的黄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8章 称帝建制,我以官身镇天龙,坠落的黄昏,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距离太庙献俘已过去两月有余,如今已到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
太庙献俘后的两个月里,百官们接二连三地劝谏王行之称帝,而王行之则在三辞三让、尽显谦逊之态后,最终欣然应允,并正式昭告天下,决定于仲夏十五这一天,在长安举行盛大的称帝仪式,同时邀请大宋、北辽以及西域诸国前来观礼。
这一消息犹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迅速传遍大江南北,震惊了整个天下。
尤其对于大宋来说,这无疑是一记沉重的耳光,直接将其钉在了耻辱柱上。
因为众所周知,大秦在名义上本是大宋的属国,如今王行之竟然公然称帝建制,脱离大宋的统治,这与七八十年前西夏的行径如出一辙。
然而,尽管大宋对此感到无比愤怒,但面对大秦强大的军事实力,他们也只能无可奈何。
毕竟,大秦的兵力强盛,威震天下,大宋在与大秦的数次交锋中都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所以,尽管大秦的独立让大宋上下义愤填膺,但稍有见识的人都明白,如今的大秦已经彻底崛起,势不可挡,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得罪的对手。
不仅如此,自从王行之称帝的消息如旋风般席卷而来,新夺取的吐蕃、大理以及巴蜀和河东四州,土地丈量工作进展异常迅速,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
甚至连一些当地的豪强势力,也一改往日的抵触态度,变得异常积极,纷纷主动配合官府,毫不吝啬地献出自己的土地。
面对这些识时务的人家,王行之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他下令让人详细调查这些豪强的背景,仔细考察他们的才学和能力,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将其中一部分人委派为当地的官员,协助治理地方事务。
王行之的这一举动,犹如投石入水,在士族豪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原本对他心存疑虑甚至有些抵触的众多士族,纷纷改变了看法,对他赞不绝口。
许多士族开始积极行动起来,纷纷派遣自家子弟前往大秦,渴望能够在这个新兴的王朝中谋得一官半职。
王行之在与刘玄等一众重臣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和讨论后,决定给这些人一个机会。
原因很简单,大秦新得三地,而文院中虽然学生众多,但并非每个人都具备卓越的才学。
在这种情况下,人员方面仍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有些稀缺。
而这些前来投靠的士族豪强,显然是对大秦的未来充满信心,看好大秦的发展前景。
既然如此,王行之认为也应该给这些人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毕竟,他未来的目标是覆灭大宋,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将所有的士族都清除干净。
更何况,这些士族家族传承久远,自古以来,许多王公大臣都出自这些士族,其中说不定就隐藏着真正的栋梁之才。
所以,只要这些人不妄图染指土地,王行之并不介意使用这些士族豪强,让他们为大秦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事实证明,王行之的选择并没有错,其中出现了不少能人,新得的土地迅速被大秦同化。
————
长安、秦王宫。
五月十五,旭日东升,柔和的阳光洒落在琉璃瓦面上。
承天门外,刘玄与刘法领头,带着百官站在承天门外。
百官个个身着朝服,手捧笏板,神色庄重且严肃。
在百官两侧,是身着甲衣的侍卫,他们个个神色严肃,目光锐利。
在百官身后,李格非与宋清溪并肩,引领着各国使臣。
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