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45度牧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6章 放权未必是坏事 大家都需要积极性,省部级领导,北纬45度牧场,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元旦一过,一直到春节,也是最忙的时候。各个系统的工作会议,全市统计排名汇报,市县两级会议。市委组织部长秦卫民隔三差五就来请示汇报工作,这很好,作为组织部长,必须要和一把手保持一致。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探磨合,市委副书记张君也很快找到了与新任一把手孙国华的相处方式。他明显感觉,孙书记比李春华好相处多了。至少,孙书记说话算数,让他和组织部长秦卫民以及纪检委书记姜万州确定县市区一级两会部分人事调整,说到做到,他们仨拿出调整方案全部被批准,这让他们仨人对孙书记刮目相看。
每到到年底,就会召开两会,总会有一些人事上的调整,因为滨城市是副省级城市,其干部级别也偏高。今年就有五名正处级、二十二名副处级干部需要调整,除了于生林和杨玉柱各推荐的一人,孙国华将其它名额全部交给张君三人研究确定。以前这种事儿,李春华是不可能放出来的,作为一把手,他会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而孙国华居然把这么一大块儿面包扔给他们,效果当然是非常大的。孙国华提出的所有改革方案基本上都是全票通过,甚至包括他认为最难的机构改革方案也获得了批准。
这让孙国华特别兴奋,滨城市因为是省会城市,各种关系复杂,党政机关单位设置不科学,人员超编。就拿住房与建设部门来说,省住建厅都合并完了,但是滨城市还是分设,滨城市房地产管理局和滨城市建设局,两个独立的市政府组成部门。按照上级文件,这两部门早就该合并到一起了,但是,滨城市就是没有执行。这种情况还有很多,孙国华刚来时,自知实力不足,机会不到,不敢贸然提出来。但是,如今不一样了,自己已经是党政一把手,必须要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做。他非常有信心,因为之前,他在莲花江做的就非常成功,得到了上级的认可。
下定决心后,他把这些工作交给市委副书记张君、常务副市长杨玉柱、组织部长秦卫民、隋满江秘书长共同负责拟定滨城市机构改革方案。
市委副书记张君对孙国华的做法发自心底里佩服,作为副职,存在感本来就弱,如果一把手再刻意打压,那就更惨了。如今,恰恰相反,省里、市里很多重要的会议,孙国华都是让张君或杨玉柱代表他参加。尤其是最近的几次的重要决议,孙国华都是上会前先和自己通通气,这让张副书记倍感工作有了积极性,也愿意发挥自己最大价值。
元旦一过,滨城市纪检委就双规了十一名处级干部,主要都是手握重要审批大权的部门负责人。对此,孙国华指示,要做到内紧外松,媒体尽量不要报道此事,悄悄地干!
包括二十一中校长和食堂负责人已经被司法机关依法批捕,检察机关正进入起诉阶段。两人被人事部门开除公职,孙国华就担心有些干部这边判刑伏法了,那边工作关系还保留着,那可就是天大的笑话了,特意叮嘱秘书程林督促一下此事。
而主管部门区教育局局长被撤职,降为普通科员。主管教育工作的副区长遭警告处分,被调整了工作,调任市广电局任党组成员。对,你没看错,就是党组成员,连副局长都没安排。
而更惨的则是区委书记和区长,他们是李春华的铁杆小弟,平时对孙市长就是阴奉阳违,落实市政府决议时也是耍两面派,对他们有利于就执行,不利的就推三阻四,让孙国华包括几位副市长早就对他们不爽了,以前有李春华罩着没有人拿他们怎么样,如今李春华都倒了,谁还在乎你呀,恨不得踩上几脚呢。两个人的处分也很重,区委书记是一个出了名的贪官,也不用客气,直接交纪检委查办,这种人一查一个准,不带查错的,更不可能冤枉他。
区长是个二愣子性格的人,也翻不起来什么浪,干脆直接调整到市公交公司担任党委书记。
区工商局那边市局也根据市委的意见,对相关责任人做出了必要的处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