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唐小可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5章 这回真病了!,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唐唐小可爱,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朱元璋本人,以及跟他打天下的老兄弟们,那是妥妥的底层苦出身,祖上八代贫农,一群土包子!

别说考进士了,连正经读过书的都没个。

即便是历史上的李善长,算是老朱阵营里学问比较出挑的,是为数不多的高知分子。

但和人家一比,就差了不少意思。

由于出身问题,导致刘伯温看事情的角度,社交圈层,思维方式等等,和这些人有很大不同......

从李善长到胡惟庸,乃至朱元璋,总和他玩不到一起。

潜移默化的,就渐渐疏远了。

更何况,刘伯温自性高傲,弱于交际。

不懂得什么叫和光同尘,平时独来独往,做事认死理,没少得罪同僚。

老朱对他,说不上十分讨厌,但绝对谈不上喜欢。

可谓爱恨交织,拧巴至极。

当年,朱元璋刚有了自己的势力,站稳脚跟,听闻浙东一带有四个大儒,便想招入麾下。

他们分别是,宋濂、章溢、叶琛、刘基。

前边三个倒还好说,接到录用通知书,立马就赶来了。

等到刘基,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总是躲着朱元璋的使者,避而不见。

逼急了,干脆回赠一把剑,表明了心迹。

那时节,老朱的事业正在上升期,整天拎着刀火拼,到处抢地盘,可没有三顾茅庐的雅兴。

直接挑明了——

再不给我上班,我就给你上坟!

就这么拉扯一通,半推半就的,刘伯温还是来了。

俩人头次相见,就搞得很不愉快。

但让朱元璋惊喜的是,这老小子脾气臭了点,但的确有真才实学,满腹韬略。

如果说,李善长是他的萧何......

那刘伯温,便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

元至正二十年,陈友谅大举进攻,顺江而下,率军杀向应天,想一劳永逸,斩草除根。

强敌来犯,朱元璋手下的幕僚人心惶惶,手足无措。

一半要投降,一半要分行李散伙。

大难临头各自飞,你回你的流沙河,我回我的高老庄。

危难之际,居然是刘伯温挺身而出,奋臂高呼——

“主降及奔者,可斩也!”

闻言,朱元璋虎躯一震,激动万分。

这个整天端着架子,弱不禁风的读书人,竟有如此骨气?

“先生,大敌当前,不知有何取胜良策!”

关键是,刘伯温真就不是个练嘴的,思路清晰,立即给出了可行方案。

“敌军远来,人马疲敝,必急于速战!”

“我们以逸待劳,可利用地形优势,布下疑阵,诱敌深入......”

结局,就如同料想中一般,那场龙湾之战,朱元璋斩获颇多,争取到了发展时间。

从此,朱元璋对这个读书人刮目相看,引为智囊。

一方面,欣赏他的智谋多变,胸怀韬略,是个不可多得的辅弼贤良。

另一方面,又忌惮他过于聪明,处处防备!

再说了,老朱自己没啥文化,在人家面前,难免有些自卑。

总想找个机会,敲打敲打!

洪武三年,封赏群臣时,朱元璋在圣旨里,专门把俩人当初的不愉快,当众提了出来。

心眼小的,和针鼻儿有一拼......

“陛下,从年初开始,诚意伯一直在家疗养。”

“只不过,最近他好像真病了!”

这边,皇帝发问在前,胡惟庸赶忙把了解到的情况说了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综影视之炮灰抱男神

爱吃榴莲饼

重生之华娱新世界

良村长

重生娱乐天天

爱吃香烤排骨的风广翼

保姆的女儿

茄子姐姐

刑满归来,假千金嫁顶级大佬虐翻全家

苹果大红大紫

大音希声之明月几时有

娟娟兮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