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鱼香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4章 第四个古代世界(24),快穿之混低保日常,喜欢鱼香草,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子妃有子,于江山的社稷有大功,燕飒茗重赏医女,还特意派人将太子妃母亲接入宫内陪她。
皇后突然派人来请,太子妃在宫中出事了,孔母来不及多等,收拾了两身衣物就随姑姑入宫,她放心不下女儿。
入宫一整年,再次见到母亲自己却是卧床,太子妃吸溜几下,还是克制不住,委屈了将自己塞到母亲怀里轻啜。
此时的太子妃,真正有了底气,终于又是有了母亲的孩子。
太子妃不敢多哭,怕影响肚中孩子,只允许自己掉了两滴泪,就用帕子轻按眼尾,沙哑的开口。
太子妃在说,孔母就在一旁听着,听女儿这一年在宫中过得艰辛,时不时摸摸太子妃,就像她幼时那般。
“我儿只要记住,皇后便是皇后,待她如待我一般,可不许再闹你的脾气。”
皇后稳坐中宫,正值女子年岁正好之时,与陛下琴瑟和鸣,两年都未有生育,孔母已经猜到了其中秘密。
有这样一位母后,才是女儿的幸运,孔母在听完女儿说的落湖昏迷之后,排挤了她的无错
“孩儿知道,那时孩儿昏迷不醒,就像在冷窖中一般,天地之中只有我一人。
实不相瞒,没有母后,孩儿恐怕长眠,肚中孩子也随着我这个没福气的母亲。”
到这时,太子妃才有人倾诉她当时的惶恐,满宫之中,无人可以说贴心话,太子妃夜里惊醒之时也怪自己年少轻狂。
因为那场变故,太子妃至今还觉得浑身发冷,有来自灵魂的冷,睡觉时,得盖着厚厚的被子才能睡着。
旁人只以为太子妃遭了变故,生死之中有大恐怖,难免有些改变,又是春日受寒,是要多盖被子。
孔母此时并不去责怪女儿,太子妃是他一手教养长大的,这事应该怪她。
女儿孤身一人在宫中,受了多少委屈才能做好这个太子妃。
有了孔母照顾,太子妃才彻底从变故中走出,有精力养肚中孩子。
“梓潼还在看医书?”
小皇后不知从哪得了一本医书,看了好几日也不曾看腻。
“本宫看看打发时间,这书是阳太医家传之书,写的很好,本宫收获颇多。”
燕飒茗这几日都在看这书,这书源于阳太医家中几代积累,上面写的,并不是不传之秘,而是寻常症状和用药。
百姓的头疼脑热上面都有记载,吓到小儿吐奶上到老人痴呆,也都写了,一本中医类百科全书
“朕看看。”
昭明帝学过医术,平日太医问诊,还能与太医切磋一二,这书他原本以为是小皇后寻来打发时间。
细看之下,就发现其中奥秘,用的是大白话,写的是千金风,可作为百姓传家之用。
“阳太医将这书赠与皇后,可有说些什么。”
“医者仁心,阳太医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土,这书上有阳太医所绘草图,可以比照着图上模样找药,陛下想的就是本宫所想。”
阳太医虽是女子之身,心怀天下,昭明帝对女子的期盼再一次拔高。
小皇后与他心意相通,昭明帝特赐阳太医男爵之位,给了仁字封号,升为御医,照常在太医院当值,成了专供皇后之用的御衣之一。
太子妃卧床三月,在孔母的照料下,平安产下一个瘦弱的皇孙,小猫大小,哭声也很细弱。
因小皇孙出生时着实体弱,昭明帝没有信心,就暂未序齿,先等小皇孙满月。
从跌落湖中起太子妃就沉寂了,小皇孙的洗三、满月,都没有大办,太子如何说太子妃都不松口。
等太子妃坐满双月子,太子当天就就带着家 眷离开皇宫,搬到宫外去住。
小皇孙行十,从出生起,太子妃强打起精神,处处仔细照料。
足月之后,也还是小小的人儿,一直等到迁宫之时,才长了些肉,看上去可以活下来。
这两旬之内,太子妃瘦的可怕,她瘦十斤,十皇孙才长一两,看着骇人。
太子不住皇宫之内,有违祖宗礼法,大臣们都说倦了,知道陛下不会听,只会赐下宫刑,没人敢冒头进谏。
大臣们无人尚书陈情,太子也只能搬出宫外,比照大皇子搬宫时所做,太子搬宫,需要带太子妃来母后处辞行,口说道孩儿不孝。
燕飒茗这是自那日后第一次见到太子妃,相比与太子大婚之时,太子妃变的不多,就是人瘦的厉害,性子变得内敛了,浑身散发着母性光辉。
“此番你二人搬离宫禁,往后再无本宫时时照拂。这宫外不比内廷,诸事繁杂,须得你二人相互扶持、彼此照拂。
夫妻同心,方能家和万事兴。切不可因些微琐事生了嫌隙,失了皇家体面。凡事多商量,若有难处,尽管回宫告知本宫。”
燕飒茗说场面话一直很简短,就这一句,还又赐了一个箱子的东西让太子与太子妃带出宫,就让他们两人离去。
早些离开就可以,早些搬宫,宫外还需要安置,别在她这耽误时间。
太子这个枕边人不知太子妃变了, 日夜守着太子妃边的宫女、太监们也看不出来,燕飒茗只稍一眼就发现端倪。
若是太子妃还是原来的孔文君,那沈氏女口中的太子妃去了何处,又回了自己的世界,还是彻底消散于天地间。
两个灵魂只容一人,相互厮杀中彼此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不过是有个灵魂作为主导,这次换了一魂。
孔家教养长大的贵女,在拥有了另一份记忆,比沈氏女知道的太子妃,难缠许多。
太子妃的适应性,燕飒茗亲眼见证。
从大婚入宫前三日的毫无脸面可言,到现如今的宫人口中偶尔称赞的太子妃,她只用了一年时间。
沈氏女这种又毒又蠢人,想将太子与太子妃拉下马来,此世之难,难于上青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