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上春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章 退位条件,重生成为末代皇帝,秦淮上春山,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段日子里,紫禁城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袁世凯频繁进宫,每一次踏入宫门,都带着别样的心思,而他的目标,便是和隆裕太后协商退位条件。

登基这三年来,我虽年纪尚小,可目睹的种种风云变幻,却让我思考了许多。看着大清王朝在风雨中摇摇欲坠,我内心逐渐明晰,或许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是正确的选择。大清的腐朽,已深入骨髓。朝堂之上,大臣们为了权力明争暗斗,置百姓疾苦于不顾;民间,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民不聊生。这样的王朝,即便再努力维系,也不过是在维持一个摇摇欲坠的空壳。如今,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这是时代前进的声音,是民众渴望改变的呐喊。我虽身为清帝,却明白,不应过多干预这历史的进程。若执意阻拦,或许能在一时保住皇位,却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反而可能让更多人陷入战火纷争,生灵涂炭。

我想,我能做的,便是保全自身。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求得一份安宁,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大清的落寞,或许是它注定的结局,而中国,正需要这样的变革,才能摆脱封建的枷锁,迈向进步的道路。我望着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心中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许。也许,在新的时代里,中国会有不一样的面貌,会走向繁荣昌盛。而我,也将以一种新的身份,见证这历史的变迁。

袁世凯进宫时,总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可那谦卑的外表下,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他来到隆裕太后面前,先是跪地请安,随后便开始苦口婆心地劝诫。“太后,如今这局势,实在是万分危急啊。革命党势如破竹,各地纷纷响应,大清的江山,已然风雨飘摇。”袁世凯的声音低沉而恳切,仿佛真的为大清的命运担忧。“若执意抵抗,恐生灵涂炭,到时候,祖宗的基业不但保不住,还会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啊。”隆裕太后坐在龙榻上,泪水潸然,她看着袁世凯,心中满是愤怒与无奈。“袁爱卿,你说的这些,哀家又何尝不知?可这大清的江山,是祖宗传下来的,哀家又怎能轻易拱手让人?”只能以这些场面话来拖延提高退位条件的待遇。袁世凯微微抬头,目光坚定地看着隆裕太后,继续说道:“太后,南京临时政府已提出了优待条件,只要清帝退位,皇上和太后的尊号仍可保留,每年还有充足的费用供皇室开支,也能保证皇室成员的安全与体面。这,或许已是当下最好的结局了。”隆裕太后听闻,心中只觉五味杂陈。她深知袁世凯所言非虚,可要她亲手签下退位诏书,放弃祖宗基业,实在是心如刀绞。“袁爱卿,你容哀家再想想,再想想……”

每一次袁世凯进宫劝诫,都让隆裕太后的内心更加挣扎。朝堂之上,大臣们也因这事分成了几派,争吵不休。支持退位的,认为这是大势所趋,可保皇室平安;反对退位的,则痛斥袁世凯背叛大清,力主抗争到底。我在一旁,看着大人们为了这事愁眉苦脸、争论不休,心中充满了恐惧。但我知道,这一切很快就会改变,而我,只能静静地看着,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隆裕太后将我紧紧抱在怀中,泪水止不住地流淌,哭声在空旷的宫殿里回荡,满是绝望与无助。她颤抖着声音说:“皇上啊,咱们这江山怕是保不住了,这可如何是好……” 她看着我,眼神中满是悲戚与无奈,似乎想从我这小小的身躯上找到一丝慰藉,又似乎明白一切都已无力回天。

我虽年纪小,却心中也在明白不过如今局势严峻。看着太后如此伤心,心中一阵难过,可我也不知该如何安慰她。我轻轻地伸出小手,擦去她脸上的泪水,奶声奶气地说:“皇额娘,别哭啦……”。隆裕皇太后双臂用力紧紧的抱着我,哽咽着说:“咱们只能尽力争取些优惠条件,好让皇室日后的日子能安稳些。可哀家实在是不甘心啊,祖宗的基业,到了咱们这儿……” 说着,又泣不成声。我听着太后的话,肯定地点点头。我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大清的颓势已无法挽回,现在只能争取到好的优惠条件,能让皇室成员日后的生活有所保障,也算是给这段历史一个相对平和的落幕。我在太后怀里,静静地感受着她的悲痛,心中默默希望,未来的日子,能如我们所愿,少些波折。在安抚好隆裕皇太后,对她说道:皇额娘你也疲惫不堪,辛苦了,先休息一下,小憩一会儿。我知道现在时机到了也该向皇额娘说一说我的安排了。

紫禁城的乾清宫内,烛火摇曳,待隆裕太后和我吃过晚膳后,我便吩咐总管太监小德张屏退了左右侍从,只留下我和皇额娘两人独处。我快步走到隆裕太后身边,神色凝重。“皇额娘,”我低声唤道,声音里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如今退位之事已定,可咱们不能全指望袁世凯的那纸承诺。”

隆裕太后抬起满是愁容的脸,轻轻叹了口气:“皇帝,哀家何尝不知,只是如今这局势,咱们又能如何?”

溥仪攥紧了拳头,目光坚定:“皇额娘,趁现在我还未退位,咱们得赶紧收拢宫中财物。袁世凯虽说得好听,可日后的事谁能说得准?只有拿在手里的,才是实实在在的保障。”

隆裕太后犹豫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忍:“可这……这宫中之人,多有跟随皇室多年的,如此大动干戈,是不是……”

溥仪急切地打断她:“皇额娘,此一时彼一时。那些作奸犯科、贪污腐败的人,留着也是祸害。咱们若不趁着还有权力,整治一番,日后怕是连自保都难。”

隆裕太后沉思片刻,缓缓点头:“皇帝所言有理,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打草惊蛇。”

溥仪微微颔首:“皇额娘放心,儿臣已有打算。咱们先联合摄政王,暗中调查那些有问题的太监、宫女。一旦查实,即刻抄家拿问,将他们贪墨的财物统统收缴。”

隆裕太后神色复杂地看着溥仪,眼中既有欣慰,又有无奈:“好,就依皇帝所言。哀家这就派人去请摄政王,此事宜早不宜迟。”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紫禁城陷入了一片肃杀之气。隆裕太后与溥仪、摄政王紧密配合,对宫廷内的腐败现象展开了雷霆整治。那些平日里仗着权势肆意妄为的太监、宫女,纷纷被缉拿归案,抄家的财物堆积如山,为溥仪和隆裕太后日后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 。

与此同时在这大厦将倾的时刻,隆裕太后强忍着悲痛,决定为皇室争取最后的尊严与保障,她与袁世凯展开了最后的谈判。冬日的紫禁城,寒意彻骨,养心殿内却气氛凝重,袁世凯与隆裕太后相对而坐。隆裕太后神色哀戚,手中紧握着丝帕,时不时轻轻擦拭着眼角。“袁大人,”隆裕太后声音带着几分颤抖与哽咽,“皇帝可以逊位,但今后我和皇上的安危,还望袁大人能多多费心啊。”袁世凯连忙起身,恭敬地行了个大礼,不紧不慢地说道:“太后放心,世凯必定竭尽全力,誓死扞卫皇上和皇太后的权益,保我大清皇室周全。” 隆裕太后听闻,泪水再度涌出:“退位不难,只是我等皇室成员,往后又该如何自处?祖宗的陵寝、这一脉传承,难道就任由他人践踏吗?”此前袁世凯与南方革命势力南北谈判得出的初步清廷退位条件。袁世凯是能够代表南方和皇室协商最终退位条件,之前朝堂上给出的退位条件不过是一次试探。

养心殿谈判桌前,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袁世凯那如鹰隼般锐利且充满压迫感的目光,时不时扫向我和隆裕皇太后。高坐上首的隆裕皇太后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微微颤抖,那是她内心极度紧张与焦虑的无声流露。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脑海中飞速检索着前世所学的谈判技巧和历史知识。我知道,此刻每一句话都至关重要,将直接关乎皇室未来的命运走向。

在皇室的岁用上,隆裕太后神情严肃:“每年的费用,必须能保证皇室成员衣食无忧,维持体面的生活。这不仅是为了我们,也是为了祖宗的颜面。”“大清统治数百年,如今这般结局,这点要求并不过分。”

对于皇室的居住问题,隆裕太后希望能继续居住在紫禁城,“这是皇室的根基所在,承载着无数的回忆与历史。”此外,隆裕太后还为皇族成员的安全、特权等方面努力争取。她深知,这是她能为大清皇室做的最后一件事,每一个条款都关乎着皇室未来的命运。在这艰难的谈判过程中,她时而强硬,时而哀婉,只为能给皇室争取到一份优厚的条件,让这延续数百年的皇室血脉,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有一处安身立命之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无限之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阿鹿帝古

拼夕夕:一个手机壳你卖三百万?

举两个栗子

地府来的疯批师妹,带宗门狂上天

姜啊姜姜

直播判案:我是个地狱判官

我爱张张张

权欲风暴

东北老大哥

重生保姆四十岁,豪门大佬宠上天

双囍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