淦十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7章 文明火种,人皇道劫,淦十三,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青铜网络的量子涟漪在赵政意识深处荡漾,他发现自己悬浮在非欧几里得空间里。这不是死亡——至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终结。他的身体已经分解为基本粒子,但思维却以某种更纯粹的形式存在着。太阿剑的残片在他周围旋转,每一块碎片都映照着不同时间线上的可能性:有的碎片里他仍是考古学家,有的碎片里他成了青铜网络的节点,还有一块特别明亮的碎片显示他从未出生过。
\"你终于理解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在量子真空中震荡。赵政的思维场突然接收到林语声完整的意识流——不是残影,而是被困在青铜网络核心三千年的完整人格。\"递归系统需要观察者来完成最后的坍缩,而你是唯一一个遍历所有文明火种的载体。\"
十二个青铜鼎的虚影在思维场中浮现,每个鼎腹内都燃烧着不同文明的量子火焰。良渚的玉琮火种泛着青白色冷光,三星堆的青铜火种跃动着诡异的蓝绿,而磁山文化的陶火则呈现出最质朴的橙红。赵政突然意识到,这些不是象征性的比喻——它们确实是保存在量子态中的文明精粹,是祖龙用整个青铜网络保存下来的\"备份\"。
\"为什么选择我?\"赵政的思维波动在真空中形成克莱因瓶状的拓扑结构。
青铜鼎突然合并成巨大的浑天仪,仪体表面的星图不断变换:从《甘石星经》的原始星表到哈勃望远镜的深空场照片,最后定格在NGc 6357星云的特定坐标。林语声的意识流突然注入一组数据——那是用甲骨文编码的基因图谱,赵政的Y染色体上某个看似无意义的非编码区,竟与星云中某个脉冲星的电磁波谱完全吻合。
\"不是我们选择了你。\"浑天仪投射出赵政的完整生命轨迹,从西水坡的童年到二里头的最后一刻,\"而是你的存在本身就是这个递归系统的校验码。\"
量子真空突然剧烈震荡,赵政的思维场被迫展开成四维超立方体。每个三维面都显示着不同文明的毁灭场景:石峁城墙在暗物质风暴中崩塌,良渚水坝被反物质洪水冲垮,三星堆青铜器在引力波中扭曲变形。但每个灾难场景里,都有一点微弱的火种在最后时刻被青铜网络捕获。
\"重启需要代价。\"林语声的意识开始分解,化作无数青铜符文流入浑天仪,\"系统需要载体来承载所有文明的记忆熵。\"
赵政突然明白自己将要成为什么——不是救世主,不是解密者,而是一个活着的文明坟墓。青铜网络选中他,是因为他的基因组恰好能容纳这个量子态的文明数据库。太阿剑的碎片突然加速旋转,在他周围形成强相互作用力场。每一块碎片都携带着某个文明的最后记忆,现在它们要全部注入他的意识核心。
第一个接触他的是磁山文化的陶火。七千年前的制陶场景在思维中爆炸式展开,那些简单的绳纹突然显露出惊人的信息密度——每个纹路转折都记录着某个部落成员的完整人生。赵政感到自己的意识结构被强行扩展,以容纳这些原始却庞大的记忆数据流。
接着是仰韶文化的彩陶密码。看似随意的几何纹样在量子层面展开,变成记录新石器时代聚落生活的全息影像。鱼纹里游动着先民对洪水的恐惧,蛙纹中跳跃着对生育的崇拜。这些原始情感像洪水般冲刷着赵政的理性思维,几乎要冲垮他的自我认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