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玉版论要篇
00卡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章 玉版论要篇,岳孙曰岐黄养生相声合集,00卡了,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玉版论趣谈
小岳:逗哏,扮演对中医知识感兴趣但一知半解的年轻人。
老孙:捧哏,扮演略懂中医,知识储备丰富的角色。
小岳:(上台,满脸笑容,跟观众打招呼)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小岳,站我旁边这位,老孙老师。
老孙:(笑着点头)诶,是我。
小岳:老孙,好久没跟您合作了,我可想您了。
老孙:哟,别介,您可别想我,我这心里发怵。
小岳:(假装委屈)您瞧您说的,我是真的想您,想跟您聊聊天,探讨探讨知识。
老孙:探讨知识?行啊,您想聊哪方面的?
小岳:我最近对中医特别感兴趣,您不是对这方面有点研究嘛,给我讲讲呗。
老孙:(来了兴致)中医啊,那可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学问可大了去了。您想了解哪一块?
小岳:我听说有本《黄帝内经》,可厉害了,里面有一篇叫《玉版论要》,您给我讲讲这篇到底说啥呢?
老孙:嚯,这《玉版论要》可不简单呐,它是《黄帝内经》里讲中医诊断的精华篇章。
小岳:(眼睛瞪大,好奇)精华篇章?那快跟我说说,都有啥精华。
老孙:开篇呐,黄帝就问岐伯,说“余闻揆度齐衡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
小岳:(连忙摆手)打住打住,您说这我听不懂啊,您说点通俗易懂的。
老孙:(笑着解释)就是黄帝问岐伯,“揆度”和“奇恒”这两种诊断方法,意思不一样,该怎么用呢?
小岳:哦,原来是这意思。那这“揆度”和“奇恒”到底是啥呀?
老孙:“揆度”呢,就是衡量疾病深浅的方法,就好比您量体温,37度正常,38度可能就有点低烧,39度那就是高烧了,这就是在衡量疾病的程度。
小岳:(恍然大悟,点头)哦,这个好理解。那“奇恒”呢?
老孙:“奇恒”就是辨别异常疾病的手段,比如说有的人症状很奇怪,和平常的病不一样,就得用“奇恒”的方法来判断。
小岳:(摸着下巴)嗯……感觉有点高深。那这跟看病有啥具体关系啊?
老孙:关系可大了去了。通过“揆度”和“奇恒”,医生就能更准确地判断病情,然后对症下药。就像咱们找东西,得先知道它大概在哪,才能更快找到不是?
小岳:(笑)您这比喻还挺形象。那除了这个,《玉版论要》里还讲啥了?
老孙:还讲了通过观察面色和脉象来判断疾病。岐伯说“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
小岳:(疑惑)这又啥意思啊?
老孙:就是说通过观察脸上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的变化,还有脉象的变化,就能判断疾病,这是“揆度”和“奇恒”的关键。
小岳:(惊讶)就看脸色和摸脉就能知道得啥病啦?这也太神奇了吧。
老孙:(得意)那可不,老祖宗的智慧可厉害着呢。比如说脸色发红,可能是心脏有问题;脸色发黄,可能是脾胃不好。
小岳:(赶紧摸自己脸)那我脸色这么白,是不是肺不好啊?
老孙:(白他一眼)您这瞎琢磨啥呢,您这白是天生的,跟病没关系。
小岳:(嘿嘿笑)我这不是着急嘛,想多了解了解自己的身体。那脉象又咋看呢?
老孙:脉象学问可大了,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等等。比如说浮脉,轻轻一摸就能感觉到,就像木头漂在水面上,一般是表症,可能是感冒啥的。
小岳:(模仿把脉动作)哦,我好像有点明白了。那沉脉呢?
老孙:沉脉得使劲按才能摸到,就像石头沉在水底,一般是里症,可能是内脏有问题。
小岳:(感叹)这中医太神奇了,感觉比做数学题还复杂。
老孙:(笑)这还只是皮毛呢。《玉版论要》里还说“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 。
小岳:(皱眉头)这句又啥意思啊?每次听您念这些古文,我脑袋就大。
老孙:就是说人体的气血运行应该像车轮一样,循环不息。一旦这个循环被打破,就会失去生机,疾病就会找上门。
小岳:(认真思考)哦,那就是说要保持身体的气血通畅呗。
老孙:对喽,所以平时要多运动,别老坐着躺着,像您似的,一坐就是一天,气血能通畅嘛。
小岳:(不好意思地笑)我这不是工作忙嘛,没时间运动。不过听您这么一说,我得赶紧动起来了。
老孙:(点头)是得动起来。还有啊,《玉版论要》里还提到了疾病的预后,就是病情发展的结果。
小岳:(好奇)这怎么说?
老孙:比如说病色,如果颜色浅,说明病轻,用五谷汤液调理,十天左右就能好。
小岳:(惊讶)这么快?那颜色深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