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瓦岗遗策》
玉龙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 《瓦岗遗策》,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玉龙凤,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厉郎君,可是再想,自己身世是否和瓦岗寨有关?”
厉延贞闻声抬头,眉头紧蹙,微微点头道:“谢前辈既然拿出这《瓦岗遗策》,想必就是想要告诉晚辈,自己本也是瓦岗寨之后了。”
听到厉延贞这番话,谢师然眼前一亮,露出了欣赏之色,说道:“厉郎君果然机智过人,不愧清明公子之名。”
“还敢请教前辈,能否以解晚辈心中之惑?”
谢师然并没有直接告诉厉延贞,他究竟和瓦岗寨那个人有关系。而是,将手中发黄的《瓦岗遗策》递给他,说道:“厉郎君切莫着急,先看一看这卷遗策再说。”
看着谢师然递过来的遗策,厉延贞再次感到愕然。即便是,自己真的为瓦岗寨后人,这样的盟誓书,也不是能够轻易让自己看的啊。谢师然的举动,实在令厉延贞始料不及。
虽然,明知道这卷遗策,没有那么简单。若是看了的话,恐怕会给自己带来,数不尽的麻烦,甚至是生命威胁。可是,内心的好奇,最终还是战胜了理智,这种历史机密阴谋,对厉延贞来说实在太诱惑了。
最终,他还是伸手接过了这卷《瓦岗遗策》。
厉延贞拿着遗策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内心之中依然在挣扎着。他知道,打开这卷遗册,就等于打开了另外一条未知之路。再三犹豫之后,他深吸几口气,缓慢的将遗册卷展开。
遗策开头一行欧体楷书赫然出显:唐武德九年六月癸未,终南山子午谷,瓦岗寨群雄盟约。
昊天上帝、后土神只共察:
隋祚倾覆,李唐初立,然瓦岗旧部如芒在背。铸铁券九方埋邙山,镌「永镇河岳」于函谷石壁,歃獬豸血,焚凤凰羽,约以五四七谶,三代之谋制衡真龙:
一曰承嗣
秦王既登大宝,当以瓦岗旧部为刃。程知节掌禁军,需纳其子程处默为驸马,婚仪赐博陵琉璃屏风,屏背阴刻“慎守东宫”四字,遇烛火显“崔监”印痕;秦叔宝封翼国公,赐双锏须裹陇西蛟皮,皮内刺“玄武”暗符。若东宫有变,程处默即开永兴坊地窖,取武德四年所藏突厥狼头纛,悬于承天门惑众。
二曰谶纬
太白经天之际,太史局奏“女主昌”兆,吾等即献《推背图》残卷于御前,卷中“红衣童子坐金阙”象,实指齐王元吉府邸丹桂。命袁天罡解卦时,须燃范阳卢氏秘制犀角香,烟聚成“武”形,诱帝诛元吉而留应梦之人。晋阳公主下降长孙冲,陪嫁玉枕夹层塞“帝传三世”帛书,书缝浸巨鹿郡砒霜水,强启者指溃。
三曰制衡
扶持皇嗣继统,须使其纳太原王氏女为妃。大婚时贡青州海盐三百斛,盐袋夹辽东桦皮,皮绘无目朱雀,喻“监国无明”;赐妃金冠嵌蓝田玉,玉背凿“媚娘”小篆,以醋浸冠则显“牝鸡司晨”血纹。长孙无忌掌《氏族志》,凡修“崔卢郑王”条目,必掺瓦岗洛口仓残粟三粒于墨,写就之字遇雨呈“囚”形。
四曰败盟
有违此誓者:
取其族中嫡子,剜目后填入邙山殉葬陶俑,俑腹藏隋末黎阳仓钥;
族谱浸巴蜀蛊毒,三代后男子皆指生连蹼,女眷额现“奴”字胎记;
祖坟植终南山血柏,柏果内孕“五姓噬唐”木偶,雷劈之日传檄天下。
厉延贞惊出了一身冷汗,这卷遗策之上所盟誓的内容,印证了几件历史上有名的事件。如此说来,岂不是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瓦岗寨的人阴谋推动的。
自己是瓦岗寨后人,岂不是和这卷阴谋遗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厉延贞惊恐的如坠冰窟,谢师然是想要将自己,重新拉到这条船上。
在他心中感到震惊的时候,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不禁再次让厉延贞激灵灵打了个寒颤。
谢师然将自己带到这里,还将如此隐秘的《瓦岗遗策》给自己看。难道说,真正的目的,是想要用这件事情来威胁自己。若真是如此的话,那么自己先前的猜测,就更加没有错了。
谢师然从得知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之后,恐怕早就已经计划好了,想要用这份《瓦岗遗策》,以及自己的身世作为筹码,让他成为阳夏谢氏赘婿。最终,利用自己的诗文方面的优势,为他们的谢氏子弟摇旗呐喊。甚至有可能,还会被谢氏利用,进入朝廷为谢氏子弟做进身之阶的垫脚石。
厉延贞的震惊之色,正是谢师然想要看到的,脸上的笑容更加的绽放,本来的苍老的沟壑,此时更加的深陷下去,却再次说明着他内心的得意之色。
“厉郎君,是否对这遗策,心中并不相信?”
在谢师然看来,这样一份能够令朝堂震动的遗策,任何人看到之后,定然不可能会轻易相信的。所以,他才向厉延贞问出了这样的话。
厉延贞转头看向他,面色沉郁的摇了摇头,却说道:“不!我相信这份遗策上所述,定然是真实存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