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宏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章 梁山军北征:光复燕云的热血传奇,四大名着大乱战,苏宏新,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梁山军在城外扎营,林冲亲自带人勘察地形,围着城转了好几圈,发现燕州城四周护城河宽阔,水流湍急,像一条咆哮的巨龙,唯一的吊桥被辽军严密把守,强攻显然行不通,必须另寻妙计。
贾宝玉再次献出锦囊妙计:“可派人佯装败退,引辽军出城追击,然后在城外设伏,一举歼灭出城之敌,再趁势夺城。”众人商议后,觉得此计可行,决定依计而行。
花荣率一部骑兵佯装攻城,一番激战后,佯装不敌,且战且退,装得那叫一个像。辽军见梁山军败退,果然中计,大喜过望,以为有机可乘,大开城门,派出主力出城追击。花荣且退且战,巧妙地将辽军引入埋伏圈。
待辽军全部进入,四周杀声四起,关胜、林冲从两侧杀出,如两把利剑截断辽军退路;董平的火炮军早已在高处架好火炮,对着辽军后队一阵猛轰,炮弹呼啸而去,辽军顿时乱作一团,被炸得七荤八素。李逵、史进的燧火枪军则在前方,近距离射杀辽军,铅弹纷飞,辽军死伤无数。
这场伏击战打得异常惨烈,双方杀得难解难分,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梁山军将士个个奋勇当先,以一挡十,毫不畏惧。关胜在敌阵中纵横驰骋,青龙偃月刀舞得密不透风,所到之处,辽军将领纷纷落马,身首异处;林冲长枪如龙,上下翻飞,挑翻无数辽军士兵,杀得敌人胆寒;董平亲自操炮,眼睛瞪得通红,确保每一发炮弹都能精准打击敌军,威力惊人。
而李逵、史进的燧火枪营更是大发神威。他们训练有素,行动敏捷,面对辽军的冲锋,毫不畏惧,镇定自若。燧火枪的持续射击,让辽军的攻势屡屡受挫,冲在前面的敌人像割麦子一样倒下。辽军虽陷入绝境,但仍拼死抵抗,困兽犹斗。关键时刻,史进振臂高呼:“兄弟们,燕云就在眼前,今日务必拼尽全力!”士兵们热血沸腾,被激起了斗志,发起更猛烈的攻击。经过一番鏖战,出城的辽军终于被全部歼灭。
梁山军趁势冲向燕州城,此时城内辽军兵力空虚。花荣率部迅速夺下吊桥,几个箭步冲上去,打开城门,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内辽军残余势力仍负隅顽抗,梁山军逐街逐巷地展开激烈巷战,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李逵带着一队士兵,在街巷中横冲直撞,他的板斧沾满鲜血,所到之处,辽军望风而逃,如同老鼠见了猫;史进则带领燧火枪军,清理隐藏在房屋中的敌军,为后续部队扫除障碍,枪声响过,隐藏的敌人纷纷倒下。最终,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燕州城被攻克,燕云十六州的收复之路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随着战事的推进,梁山军虽节节胜利,但也伤亡惨重,战场上到处是死伤的将士。此时,大名府的百姓们纷纷伸出援手,雪中送炭。扈三娘和花宝燕组织了一支支医疗队,带着精心准备的药材、干粮,奔赴前线。医疗队中的郎中们医术精湛,日夜救治伤员,妙手回春,让许多濒临死亡的将士重获生机,伤员们感激涕零。
百姓们还自发为前线将士赶制军衣、军鞋,一针一线都饱含深情,确保他们在寒冬中有温暖的衣物。孩子们也力所能及地帮忙,传递信件、照顾伤员,忙得小脸通红。梁山军将士们深受感动,看着百姓们的付出,杀敌更加奋勇,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收复燕云,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在攻打最后几座城池时,董平的火炮军持续改良战术,采用集中火力、多点打击的方法,迅速摧毁敌军城防工事,炮弹所到之处,城墙崩塌,敌人灰飞烟灭。李逵、史进则训练出一支能与骑兵配合的燧火枪突击队,在关键时刻给予辽军致命一击,让敌人防不胜防。
关胜、花荣等将领也不断调整战术,根据不同城池的特点,或强攻、或智取。每一场战斗都是血与火的洗礼,每一次胜利都饱含着将士们的鲜血与百姓的期盼,来之不易。
终于,经过数月的艰苦奋战,梁山军成功光复燕云十六州。这片沦陷多年的土地,重新回到中原怀抱。梁山军入城后,秋毫无犯,纪律严明,开仓放粮,赈济百姓。百姓们箪食壶浆,欢呼雀跃,迎接这些英雄归来,眼中满是喜悦与感激。
燕云十六州的光复,是梁山军的赫赫战功,也是百姓们齐心协力的成果。他们用热血与生命,在乱世中书写了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让这片山河重焕生机,向着未来,承载着希望,大步前行。此后,梁山军在此地驻守,休养生息,与百姓一同守护这片来之不易的土地,防备外敌再次入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