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章 荣庆和亲,逃离宫廷,作者未央,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荣贵嫔听着焦采女讲述姐姐的悲惨遭遇,心中满是同情,看向焦采女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怜惜。她轻轻握住焦采女的手,温声道:“可怜啊,你这些年受苦了。往后有我在,定会护着你,咱们一起在这后宫里相互扶持。”
林晓在一旁,也忍不住红了眼眶,她微微颔首,附和道:“是啊,小主,娘娘心善,定会帮您的。咱们两家一心,定能在这宫里好好活下去。”
焦采女感动不已,眼眶泛红,再次行礼道:“多谢娘娘,嫔妾定当铭记这份恩情,日后娘娘但有差遣,嫔妾万死不辞。”
自此,荣贵嫔与焦采女达成一致,决定在这波谲云诡的后宫中相互依靠、彼此为伴。此后的日子里,焦采女时常到荣贵嫔的青鸾殿中陪伴,帮着荣贵嫔照料六皇子,而荣贵嫔也会传授焦采女一些在后宫生存的经验与技巧,教她如何应对那些明枪暗箭。
在这深宫中,她们如同在风雨中相互依偎的花朵,共同面对后宫的种种挑战,期待着能在这复杂的环境中寻得一丝安宁,也盼望着能早日为焦采女的姐姐讨回公道。
新的一年里烟花三月,草长莺飞,终于到了荣庆公主和亲吐蕃的时候。
和亲当日,宫中一片庄严肃穆。皇帝与太后高坐主位,神色凝重。皇后与后宫诸位主位娘娘立于一旁,身着华服,却难掩脸上的不舍。荣庆公主一身盛装,缓缓走到众人面前,双膝跪地,俯身磕头,声音哽咽:“多谢母后养育之恩,荣庆永世不忘,太后慈爱,荣庆铭记于心,也绝不忘大周故土。此一去千山万水,愿太后长乐未央,皇兄皇嫂千秋万代,大周百姓安居乐业。”言罢,她与身旁的七王子一同向皇帝与太后跪地磕头。
在场的太后、皇后,还有前来送行的皇子公主、后宫妃嫔们,心里都清楚,这一分别便是天各一方,再难相见。不少妃嫔悄悄红了眼眶,几位年幼的公主更是忍不住低声啜泣。荣庆公主起身,深深看了一眼熟悉的宫殿与亲人,转身,在众人的目光中,一步一步走向那未知的远方,开启她为大周安宁奉献的和亲之路 。
皇后领了皇帝旨意,为筹备荣庆公主的嫁妆忙得不可开交。依照要求,嫁妆礼厚三成,每一件都精心挑选,从珍稀的珠宝美玉,到华丽的绫罗绸缎,桩桩件件都尽显皇家的尊贵与对公主的宠爱。
皇帝更是对荣庆公主的安危格外上心,将原本三百人的陪嫁队伍增至五百人。他亲自吩咐内卫统领,务必挑选出武艺高强的武婢和精锐的侍卫,这些人不仅要能护公主周全,关键时刻还能在局势变化时,成为大周与荣庆公主互通消息的关键纽带。
和亲当日,阳光洒在宫墙之上,却驱不散众人心中的离情别绪。皇帝看着盛装的荣庆公主,眼眶微微泛红,动容地说道:“此一别山高水远,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你一定要保重自己。”荣庆公主强忍着泪水,屈膝行礼,声音哽咽:“皇兄,母后放心,儿臣定不负所托。”
太后颤颤巍巍地走上前,取下自己手腕上的佛珠念珠,亲手为公主戴上,慈爱地说:“孩子,去吧,让它陪着你,就好像家人在你身边一样。”荣庆公主紧紧握住太后的手,泪水夺眶而出,重重地点头:“儿臣定当好好保管,多谢太后。”
在众人不舍的目光中,荣庆公主登上马车,带着丰厚的嫁妆和皇帝太后的牵挂,缓缓驶向那未知的远方,开启了她肩负和平使命的和亲之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