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章 都护府,逃离宫廷,作者未央,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皇帝被六皇子一番童言童语启发,顿觉眼前豁然开朗。当下,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迫不及待地传令六部齐聚朝堂,共同商讨与吐蕃开展互市以及设立都护府一事。一时间,朝堂上众说纷纭,大臣们各抒己见,争论得热火朝天。有人担忧互市会引发边境冲突,也有人顾虑都护府的设立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皇帝心意已决,他力排众议,坚信这是促进两国和平、造福百姓的良策。
随后,皇帝亲自伏案,挥笔疾书,写就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详细阐述了互市和设立都护府的规划与愿景。他命内卫快马加鞭,务必将信件第一时间送达吐蕃七王子和荣庆公主手中。同时,又精心挑选了一批珍贵礼物,派人送往吐蕃,给荣庆公主和两个外甥。
在信中,皇帝诚挚地表达了希望在吐蕃七王子管辖区域设立都护府、开办互市的意愿,期望两边百姓能够互通有无,加强联系,和睦相处。他还提及,这一想法源自年幼聪慧的六皇子,对儿子的聪慧深感自豪。
数月后,大周使臣风尘仆仆地赶到吐蕃。此时,都护府已然落成,崭新的建筑矗立在边境,威严庄重。新任大都督柳文安身着官服,神情肃穆,亲自前往拜见荣庆公主和吐蕃七王子。他恭敬地呈上皇帝的书信,郑重告知皇帝的旨意,并特意提及此事乃是大周朝年仅四岁的六皇子向皇上提出,皇上深受触动,才促成了这一盛举,旨在实现双方和平相处,互通有无。
荣庆公主接过书信,眼中泛起感动的泪花。她深知,这背后不仅是皇兄对自己的关爱,更是对两国百姓的深切关怀。吐蕃七王子也对大周皇帝的诚意表示赞赏,当即表示全力支持互市和都护府的各项事务。消息传开,两国边境的百姓欢呼雀跃,都期待着互市开启,过上更加富足安稳的生活。
柳文安,这位三十岁的新任大都督,出身书香门第,是家族悉心培养的栋梁之才。他凭借自身才学高中进士,本是一介文官,却因这趟身负皇命的差事,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他身形清瘦,面容儒雅,举手投足间尽显文人风骨,骨子里却透着一股坚韧与果敢,一心想要在这新岗位上大干一场。
抵达吐蕃后,柳文安第一时间前去拜见荣庆公主。在公主府中,他恭敬地行过大礼,缓缓起身,眼中满是诚挚:“公主殿下,皇上和太后对您思念甚切,时常念叨您在吐蕃的生活。此次臣前来,还带来了皇上和太后给您的赏赐。”
说罢,他示意随从将赏赐一一呈上来。只见一箱箱打开,里面是堆积如山的粮食,颗粒饱满,足够公主府支撑许久;还有各类蔬菜种子,承载着对公主自给自足、生活安稳的期许;一匹匹色泽鲜艳的布匹、贡缎和细布,触感柔软,光彩夺目,皆是宫中精选。
柳文安接着说道:“皇上和太后盼着这些能让公主一解思乡之苦,若殿下在生活中有任何难处,或是对都护府、互市有想法,尽管吩咐,微臣定当竭尽全力。”
荣庆公主轻抚着那些赏赐,眼眶泛红,声音略带哽咽:“有劳皇兄、母后挂念,也多谢柳大人不辞辛劳。这都护府和互市一开,想来吐蕃和大周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我也能时常收到家中消息,也算是宽慰了。”
柳文安颔首,心中暗下决心,定要不负皇恩,将都护府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两国互通有无,繁荣昌盛 。
柳文安与荣庆公主交谈正酣,忽然想起临行前的一幕。堂弟刘文方匆匆赶来,递给他一只沉甸甸的箱子,神色郑重地嘱托:“兄长,这是容妃娘娘特意交代的,说是要送给荣庆公主,里面都是珍贵的药品,务必亲手交到公主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