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贾芹
张一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章 贾芹,【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张一疯,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贾芹与贾珍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宁国府分发年物时暴露无遗。当时,贾芹已有管理家庙的差事,收入颇丰,却仍贪心不足,妄图再领一份年物。他的这种贪婪行径,引起了贾珍的强烈不满。
贾珍毫不留情地训斥贾芹,指责他在家庙夜夜招聚匪类赌钱、养老婆小子,为王称霸,花天酒地。面对贾珍的严厉指责,贾芹羞愧得红了脸,不敢应答。
这种矛盾冲突的背后,反映了贾府内部的权力结构和利益纷争。贾珍作为宁国府的当家人,负责管理家族事务,维护家族的规矩和声誉。他对贾芹的行为感到愤怒,是因为贾芹的所作所为严重违反了家族的规定,损害了家族的形象。而贾芹则为了个人私利,不顾家族的利益,肆意妄为。他的行为不仅挑战了贾珍的权威,也加剧了家族内部的矛盾和分裂。这种矛盾冲突,也从侧面反映了贾府的衰败和腐朽。
3.与贾芸的对比
对比维度
贾芹
贾芸
谋差事
靠母亲周氏与王熙凤的交情,谋得管理小和尚和小道士的差事,不费吹灰之力。
为谋差事,先讨好贾琏却无果,后转投王熙凤,还买冰片、麝香送礼,凭借自身机灵和努力获得种树的差事。
为人处世
贪婪、虚荣、不务正业,得到差事便得意忘形,在水月庵窝娼聚赌,全然不顾家族规矩和名声。
聪明伶俐、懂得隐忍和把握机会,为达目的能屈能伸,在贾府中努力寻找立足之地,做事有分寸。
性格差异
贪婪虚荣、肆意妄为,缺乏自律和责任感。
精明能干、积极进取,有一定的谋略和情商。
命运走向
因丑行曝光被夺职位,遭贾府疏远,可能走向衰败。
在贾府复杂环境中逐渐站稳脚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命运相对较好。
六、贾芹在小说中的作用
1.衬托其他人物
在《红楼梦》里,贾芹的存在如同一块黯淡的石头,衬托出贾宝玉、林黛玉等正面人物的高尚品质和纯洁心灵。
贾宝玉虽生长在富贵之家,却厌恶仕途经济,追求自由平等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他尊重女性,视她们为水做的骨肉,对封建礼教有着本能的反抗。而贾芹贪婪、虚荣、不务正业,将管理家庙的差事当作敛财和享乐的工具,与贾宝玉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出贾宝玉精神追求的纯粹和高尚。
林黛玉敏感细腻,情感真挚,她的爱情纯粹而热烈,不掺杂任何功利因素。她追求的是灵魂的契合和精神的共鸣。反观贾芹,在水月庵与尼姑厮混,窝娼聚赌,行为放荡不羁,毫无道德底线。这种对比让林黛玉的纯洁和深情更加熠熠生辉。
此外,贾芹也衬托出其他次要人物的优点。比如贾芸,贾芸为谋差事努力进取、懂得分寸,而贾芹靠母亲钻营获得差事却不珍惜,衬托出贾芸的精明能干和积极向上。贾芹的种种劣迹,让书中其他正面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也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对美好品质的赞美和对丑恶现象的批判。
2.反映社会现实
贾芹的行为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贵族子弟的堕落和无能。在那个时代,社会阶层固化,贵族凭借家族荫庇享有特权。贾芹作为贾府旁支子弟,本可凭借管理家庙的差事安稳度日,但他却利用职权肆意妄为。他在水月庵窝娼聚赌,将佛门清净之地变成藏污纳垢之所,这反映出当时社会道德的沦丧和法律的松弛,权贵子弟可以无视法纪,为所欲为。
同时,贾芹的贪婪和不务正业也是贵族子弟堕落的典型表现。他不满足于现有收入,还妄图在宁府领取额外年物,尽显贪婪本性。得到差事之后,他不仅不履行职责,反而夜夜招聚匪类,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完全丧失了进取之心和责任感。这表明当时的贵族阶层大多养尊处优,不思进取,只知贪图享乐,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担当和能力。
这种社会现实对《红楼梦》的主题起到了深化作用。小说通过贾芹等人物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衰败,展现了贵族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危机。贾芹的行为加速了贾府的衰落,也预示着整个封建社会的覆灭,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3.推动情节发展
贾芹的故事与贾府的兴衰紧密交织,他的行为和命运对其他人物及情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贾芹谋得管理小和尚和小道士的差事,这一情节体现了贾府内部管理的混乱。王熙凤随意安排人员,为了人情不顾职责匹配,反映出贾府管理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预示着家族根基的动摇。
他在宁国府领物遭训斥,凸显了贾府内部矛盾的激化。贾珍对贾芹的指责,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不满,更反映出家族长辈对后辈堕落的忧虑,暗示着家族秩序的失控。
而水月庵丑行曝光,对贾府声誉造成了致命打击。此事在贾府引起轩然大波,贾政大怒彻查,小沙弥、小道士被遣发,贾芹被夺职疏远。这一事件加速了贾府的衰败,让外界对贾府的腐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引发了家族内部的一系列调整和反思。
在情节转折方面,贾芹的丑行曝光成为贾府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打破了贾府表面的平静,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推动了情节的快速发展,使故事走向更加曲折复杂,也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家族兴衰的必然性。
七、贾芹命运的推测与思考
1.可能的结局
结合贾芹的行为、性格以及《红楼梦》的整体走向,他的结局大概率是悲惨的。贾芹贪婪、虚荣且不务正业,在水月庵的丑行曝光后,已被贾府疏远,失去了家族的庇护。随着贾府的衰败,他失去了经济来源和依靠,生活可能陷入困境。
一种可能是他因之前的劣迹被官府追究,身陷囹圄。他窝娼聚赌等行为严重违反了当时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在社会动荡、贾府失势的情况下,很容易成为被惩处的对象。另一种可能是他流落街头,穷困潦倒。他习惯了挥霍无度的生活,缺乏谋生的技能和能力,一旦失去家族的支持,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最终可能在饥寒交迫中悲惨死去。这些推测依据于他自身的性格缺陷和贾府衰败的大背景,符合小说所展现的命运无常和因果报应的主题。
2.命运背后的原因
贾芹悲惨命运的形成,是个人性格、家庭环境和社会背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个人性格上,贾芹贪婪、虚荣且不务正业。他对钱财的贪婪使他不满足于现有收入,妄图获取更多利益,如在宁府领物时的贪心表现。虚荣让他在得到差事时得意忘形,大肆炫耀。不务正业则使他将管理家庙的差事抛诸脑后,沉迷于赌博和声色犬马之中,最终身败名裂。
家庭环境对贾芹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他的母亲周氏善于钻营,为他谋得差事,却忽视了对他的品德教育,对他过度溺爱和纵容,导致他养成了不良习性。这种家庭环境为他的堕落埋下了隐患。
社会背景方面,当时的封建社会阶层固化,贵族子弟凭借家族荫庇享有特权。贾府内部管理混乱,道德沦丧,为贾芹的肆意妄为提供了土壤。他可以无视法纪,在水月庵窝娼聚赌,而未受到及时的约束和惩处。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个人性格缺陷在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社会背景下被放大,最终导致贾芹走向了悲惨的命运。他的命运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衰败。
3.对现实的启示
贾芹的人物形象和命运能给现实生活带来诸多启示。从个人品德修养来看,他贪婪、虚荣、不务正业的性格,最终让他身败名裂,这警示我们要坚守道德底线,克制欲望,培养自律和责任感,不能因一时的利益而迷失自我。
在家庭教育方面,贾芹母亲周氏只注重为儿子谋利,却忽视品德教育,导致他走上歧途。这提醒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品德培养,不能只关注物质满足,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约束。
从社会层面反思,贾芹所处的贾府管理混乱、道德沦丧,反映出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扭曲的价值观会助长个人的不良行为。我们应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勤劳、诚信、善良等品质,让每个人都能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和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