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兴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章 红薯泡根,过去的五十年,郑兴松,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晚上龙秀英炒了一大筛子花生、胡豆和红薯泡根。
花生和胡豆都是平时存起来舍不得吃,专门留到过年的。
红薯泡根是小孩子们的最爱。红薯并不缺,这个村人的土很多,都会种很多红薯。
人吃不完,大部分都喂了猪。
猪光吃草是长不肥的,得添加粮食,添加的粮食主要是红薯,后来也加包谷粉,就是玉米粉。
红薯泡根难在制作。
先把红薯洗净,煮熟,然后切成条。这些都很简单,难的是把它晒干。
收了红薯就进入了秋天,这里的秋天、冬天很难连续有大太阳。
一般是阴天或雨天,偶尔晴一两天,也难以把红薯条晒干。
晒不干,存放起来就会发酸发霉。发了霉别说人吃,连猪也不能吃,吃了会中毒。
这点红薯条还是靠婆婆细心照顾,才没有发霉。
她除了一有太阳就端出去晒外,霉雨天她还会把这些红薯条放在锅里,用小火慢慢烘烤。
正因为太麻烦,后来人们很少再制作这东西。
红薯条晒干后,会用塑料纸密封存放,一段时间后,再放在锅里小火慢炒,红薯条会变得又脆又甜。
称作红薯泡根倒是非常贴切,泡就是脆的意思。
晚上虽然睡的晚,大年初一一早,他们还是早早被龙秀英叫了起来。
这天是不允许睡懒觉的,玩可以。
早上吃的是汤圆,是因为汤圆的颜色和银子很像。都是白色的,所以这天早上通常是吃汤圆。
人们的很多习俗都与发财和平安有关,这也是人们最大的愿望。
平平安安发财,一直是人们最美好的愿望。
吃了饭,小孩子们会跟着大人去爬山。
这天婆婆也出了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