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无法逆转的南逃趋势
工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8章 无法逆转的南逃趋势,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工农,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于主公来说,称王与建国为何不能割裂开呢?主公为何不能缓称王而早建国呢?”
诸葛亮一句话将思路直接拉开。
对于如今的段尘来说,最重要的是完成辽东的国家构建,而非敏感的称王。
所谓的称王,往往只是建国的需要罢了,对于现在的段尘来说,称王的利弊关系太大,不如暂缓,但建国已经是必要的了。
“孔明此言,犹如醍醐灌顶。”
诸葛亮将话说完了,主要就一个意思,冀州这片地域,三面围敌,不如做成军事区,而段尘如今要做的是先带着冀州百姓迁移辽东,回去再种几年田。
这段时间,将辽东内部的行政问题,民族问题,经济问题,军事问题全部解决,而后即刻南下。
如此大战略,虽然不如《隆中对》那样惊才绝艳,但却是最适合当前辽东的发展方向。
“具体细则,等待奉孝、元直等人休整,我们再行商议,孔明这些时日就先行休整,好好完善。”
此话说出,正事也就谈完了,段尘自然是留下诸葛亮,商议一些私事,联络感情,这些都是常规操作了,不必多提。
······
就在辽东重新商议自己的未来方向时,天下各路诸侯也在思考着自己的未来。
河北决战后,天下一统的大局势已然被敲响,该怎么办?他们的路在何方,这是很严峻的问题。
北方强敌磨刀霍霍,中原承受着最强大的压力。
已经迁移到许昌的曹操内心并没有安全感,此刻帐下一众谋士聚集,需要商讨一个方案来了。
“如今,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认为,袁绍抵达并州,于青州相互分割,其必然不是未来反攻河北,而是谋图西进,因而我们便可以取青州而平徐州,一统中原,积蓄实力,和段尘决战。”
荀攸的谋划,更多偏向于军事防线上。
如果说河北是定鼎天下的一锤重音,那并州和青州就是南下的两翼。
能够占据青州,并联系袁绍稳固并州,那至少能够在地缘上取得先机,所谓决战时机,或许也是如此。
“公达谋划青徐,确实可以,但辽东真的会等吗?如今辽东已经进驻邺城,占据河北,如果他们想,甚至可以立即南下;此外,难道我们整合中原,就能够抗衡辽东了吗?”
“哪怕我们整合中原,实力尚不如当初之袁绍,和吞并袁绍的辽东决战,实属不智。”
戏志才三两句便否定了荀攸谋划,某种情况下,他们战阵谋士想到了是决战条件,而他想到的却是退路!
“我们需要退路了!”
争霸的第一要义永远只是活着,所谓的退路,才是当前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退路吗?”
曹操望向了戏志才,很难想象到,一向自信的志才,今日却能做出如此谨慎的决定。
这所谓退路到底是什么?其实已经很明白了。
“主公,吕布,袁绍,这些已经不重要了,段尘的核心在辽东,那他能够进攻的最远距离便是中原,如果我们退守南方,我们便能获得喘息的机会,而如果我们坚守中原····真的还能胜吗?”
刚刚投靠过来的刘晔也跟着说道。
段尘不是袁绍,现在的曹操也不是未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在这里,没有所谓的十胜十败论,很现实的问题。
刘晔接着说道:
“如今段尘整合河北,精锐至少30万,史诗级过万;而主公,哪怕加上青州兵,屯田兵,精锐也不过15万,以青州兵战力,对抗辽东骑兵精锐,恐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