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零二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明朝那些事1《牡丹亭》,九州民间志,一分零二秒,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快取姜汤来!\"石道姑毕竟见多识广,指挥小道士们又是灌姜汤,又是揉心口。约莫一盏茶的工夫,丽娘忽然轻咳一声,吐出块裹着花瓣的血块。
\"梦梅......\"她睁开眼,正撞见柳梦梅满含热泪的双眼,\"我就知道,你会来的。\"
消息传到杜府,杜宝夫妇吓得魂飞魄散。杜宝带兵围住梅花观,要治柳梦梅\"掘坟盗尸\"之罪。丽娘却拄着拐杖冲出来,跪在父亲面前:\"女儿因梦生情,因情而死,又因情复生。这是天定的缘分,求爹爹成全!\"
杜宝哪里肯依,大骂女儿\"伤风败俗\"。关键时刻,皇帝钦差飞马赶到,带来了柳梦梅高中状元的喜讯。原来柳梦梅在殿试时写下《游园惊梦》一文,深得万历帝赏识,钦点为新科状元。
\"这是皇上御赐的婚书。\"钦差宣读完圣旨,将黄绫卷轴塞到杜宝手里,\"杜大人,您这乘龙快婿可是当今红人呐!\"
杜宝看着女儿与柳梦梅紧紧相握的双手,再瞧瞧圣旨上的朱砂御印,只得长叹一声:\"罢了罢了,真是冤孽。\"
这个让无数人为之落泪的故事,其实出自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之手。万历二十六年,当他在遂昌县衙写下《牡丹亭》初稿时,窗外正飘着鹅毛大雪。
\"十年困顿,方知人间至情最苦。\"汤显祖蘸着寒墨,在剧本扉页写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此时的他,刚经历了丧子之痛,又因得罪权贵被贬为小县官。
民间传说,汤显祖写杜丽娘之死时,竟对着文稿失声痛哭,眼泪把墨字都晕染开了。更神奇的是,当戏班首次在南京演出《牡丹亭》时,台下一位姓俞的才女竟当场晕厥,醒后哭着说:\"我就是杜丽娘转世啊!\"
在礼教森严的明代,《牡丹亭》的问世如同石破天惊。苏州有位娄江女子,读了剧本后茶饭不思,最终抑郁而终,临终前还念叨着要去梅花观寻柳梦梅。杭州的戏班更是因此红遍江南,据说演到\"游园\"一折时,台下常常哭声一片。
四百年后的今天,《牡丹亭》依然在昆曲舞台上绽放光彩。2018年,苏州昆剧院的青春版《牡丹亭》走进纽约林肯中心,白发苍苍的华人观众们边看边抹眼泪。\"这是我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位老华侨说。
在江西抚州,每年谷雨时节都会举办汤显祖戏剧节。年轻的姑娘们穿着汉服在牡丹亭畔拍照,小伙子们则用手机播放着《惊梦》的唱段。有位叫小芳的导游告诉游客:\"去年有对情侣在这里求婚,男生说要像柳梦梅那样,守护女朋友生生世世。\"
更有意思的是,2023年有位程序员开发了AI版《牡丹亭》,用户可以和虚拟的杜丽娘对话。有个叫\"梅边客\"的网友连续聊了三天三夜,最后在论坛发帖说:\"原来四百年前的爱情,和今天的心跳声是一样的。\"
从明代的市井戏台到现代的数字世界,《牡丹亭》的故事一直在生长。它像一棵古老的牡丹,每年都会绽放出新的花朵,用最动人的方式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永远不会输给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