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零二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明朝那些事94《天生女子》,九州民间志,一分零二秒,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阿秀抬头,看见岩壁上渗出暗红色的液体,像血一样顺着石缝流淌。她的心猛地收紧,耳边响起道士的话:\"龙章五色现,织女踏云来。\"
乌泥泾的织机被搬到了山洞里。
阿秀将石棉纺成线,却发现这种纤维异常脆弱,稍用力就会断裂。她试着加入棉线混纺,织出的布倒是坚韧了些,却失去了防火的特性。
\"这样不行。\"徐将军皱眉,\"元军的火攻太厉害,必须织出真正的火浣布。\"
阿秀咬着嘴唇,想起母亲留下的织机说明书。那本泛黄的册子上记载着黎族的纺织秘术,其中提到\"以雪水浸润,以天火淬炼\"。
\"雪水?\"徐将军挠头,\"这大夏天的,上哪儿找雪水?\"
阿秀望向洞顶的钟乳石,水珠正滴滴答答落在石笋上。\"用岩水试试。\"
她接了半盆岩水,将石棉线浸泡其中。三天后取出,纤维果然变得柔软。她又在织机旁架起陶炉,将织好的布片投入火中。
\"成了!\"徐将军惊呼。布片在火焰中完好无损,边缘的焦痕反而消失了,露出鲜艳的红莲图案。
消息传开,红巾军士气大振。阿秀带着姐妹们日夜赶工,山洞里挂满了火浣布制成的战旗和盔甲。徐将军说,有了这些防火装备,元军的火攻将不再可怕。
\"阿秀姐,\"小丫头捧着块布跑来,\"这红莲怎么会发光?\"
阿秀凑近一看,布上的莲花在火光中泛着淡金色的光晕,像有生命般微微颤动。她突然想起母亲的玉佩,摸出来对着布片,半块玉佩竟发出同样的光芒。
\"这是......\"
\"天机不可泄露。\"身后响起道士的声音。阿秀转身,看见灰袍道士正站在阴影里,腰间的葫芦闪着幽光。
至正八年,红巾军攻破杭州城。
阿秀站在城头,看着元军的火把在夜色中逃窜。徐将军身披火浣布战袍,像战神般立在战车上,手中的长枪挑着元军统帅的头盔。
\"阿秀!\"徐将军跳下车,\"跟我去大都!\"
阿秀摇头:\"我要回乌泥泾。\"
徐将军愣住:\"大都的贵族都抢着要你的火浣布,你若去了,能换座金山回来!\"
\"织女要守着棉田。\"阿秀攥紧围裙,\"就像星辰守着银河。\"
徐将军沉默片刻,从怀里掏出半块玉佩:\"这是在元军大营找到的。\"
阿秀接过玉佩,与自己的半块合二为一。玉面上刻着五条形态各异的龙——青、赤、黄、白、黑,首尾相连围成圆环。
\"龙章五色?\"阿秀想起道士的话。
\"正是元帝的镇国之宝。\"徐将军压低声音,\"听说它能操控五行之气,当年赵孟德就是因此被追杀。\"
阿秀的手颤抖起来。赵孟德是她的外祖父,二十年前因\"通敌\"罪名被抄家。母亲带着她逃到乌泥泾时,怀里就揣着半块玉佩。
\"元帝派脱脱将军南下,\"徐将军说,\"他的目标不只是红巾军,还有你。\"
阿秀望着远处的地平线,那里有乌泥泾的棉田,有母亲的织机,还有老族长佝偻的背影。她将龙章系在腰间,转身走向城门。
\"告诉徐将军,\"她对小丫头说,\"火浣布能织,但织女的根在棉田。\"
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攻入大都。
南京城的秦淮河畔,阿秀坐在画舫上,怀里抱着檀木匣。匣中装着龙章五色和半块玉佩,还有徐将军托人带来的火浣布。
\"阿秀姐,\"小丫头指着江面,\"看!\"
阿秀抬头,看见水面倒映着五色霞光。五条龙的虚影从匣中升起,盘旋着飞向天际,与银河融为一体。
\"该走了。\"她起身,抱着匣子走向船头。小丫头望着她的背影,泪水模糊了视线。月光下,阿秀纵身跃入江中,龙章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江面。
自那以后,世间再无张阿秀,只有乌泥泾的棉田里,年年开出红莲般的棉花。而关于天生女子的传说,却在民间代代流传,成为元朝末年最动人的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