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七十二首·其十五》李白
墨灵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古风七十二首·其十五》李白,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墨灵析,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古风·其十五》李白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赏析
. 以古贤得遇明主之例开篇
-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诗的开头讲述了燕昭王为了招纳贤才,以礼厚待郭隗,并筑起黄金台。这一举措极具吸引力,使得剧辛从赵国赶来,邹衍也从齐国前来效力。燕昭王求贤若渴的举动,让众多贤能之士纷纷归附,成就了燕国的一时强盛。李白借此典故,展现了明主与贤才之间理想的互动模式,为后文抒发自身感慨埋下伏笔。
. 对比自身遭遇,批判现实
-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诗人笔锋一转,感慨那些身居高位的人(青云士)却将自己像尘埃一样弃置不顾。他们宁愿花费珠玉去追求声色之娱,用买歌笑的奢靡方式挥霍,却只用糟糠般微薄的待遇来对待贤才。这几句将贤才的被冷落与统治者对声色享受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地批判了当时社会贤愚不分、人才被埋没的黑暗现实,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
表达孤独与无奈,渴望知音
-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诗人由此领悟到,自己就如同高飞的黄鹄,只能在千里高空独自徘徊。“黄鹄举”象征着诗人的志向高远,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但在现实中却孤独无依,找不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和赏识自己的伯乐。此句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孤独、无奈的心境,以及对理想境遇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古今对比,借古讽今,表达了李白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当时社会不重视人才现象的批判,体现了他对贤明政治和知音伯乐的热切期盼,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