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其四》杜甫
墨灵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江畔独步寻花·其四》杜甫,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墨灵析,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赏析
远景描绘,渲染繁花如烟的氛围:“东望少城花满烟”,诗人开篇向东眺望少城,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花盛开、如烟如雾的景象。“花满烟”生动地描绘出花朵繁茂,远远望去,如同笼罩在一层朦胧的烟雾之中,营造出一种迷离、梦幻般的氛围,展现出少城春日繁花似锦的壮丽景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为整首诗奠定了优美、绚烂的基调。
聚焦高楼,强调景色的迷人:“百花高楼更可怜”,将目光聚焦在少城的百花高楼上。“百花高楼”点明了位置,“可怜”在这里是“可爱”之意,进一步强调了眼前景色的迷人。高楼在繁花簇拥之下,更显其独特的魅力,让人不禁为这美景所倾倒,表达出诗人对眼前美好春光的深深陶醉与赞美之情。
想象之景,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渴望:“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面对如此美景,诗人不禁展开想象,希望能有人载着美酒,摆开华丽的酒杯,唤来佳人在锦绣的筵席上翩翩起舞。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欢乐、奢华的宴乐场景,通过这种想象,表达出诗人渴望尽情享受这美好春光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这种想象中的欢乐场景与现实或许存在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当下生活的某种无奈,使诗歌在欢快的氛围中蕴含着一丝淡淡的惆怅。整首诗通过对少城春日美景的描绘和想象中的宴乐场景,展现了杜甫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的复杂情感。
创作背景
个人生活状态
草堂生活的安稳与审美情趣:此时杜甫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一段时间,生活相对稳定。远离了战乱的纷扰,他得以有心情和精力去欣赏周边的自然风光与城市景致。成都的春日美景激发了他的审美情趣,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在这种安稳的生活状态下,他漫步江畔,眺望少城,被眼前繁花满烟的景象所吸引,从而有了创作此诗的灵感。
对生活的憧憬与精神需求:长期的漂泊生活让杜甫历经磨难,在草堂的安稳日子使他对生活有了更多憧憬。看到少城繁花簇拥的高楼美景,他渴望能以一种更加惬意、美好的方式去享受生活。诗中想象的载酒唤佳人共赏春光的场景,正是他这种对美好生活憧憬的体现,反映出他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对精神层面享受的追求。
社会环境因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