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其五》杜甫
墨灵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咏怀古迹五首·其五》杜甫,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墨灵析,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诗歌主旨
此诗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与高风亮节,同时对其壮志未酬的结局深感惋惜。杜甫借对诸葛亮的缅怀,寄寓自身怀才不遇的悲愤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逐句赏析
- 首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 赏析:开篇便以磅礴气势,称诸葛亮英名与天地共存,名垂千古。“垂宇宙”凸显其名声之广泛与久远。诗人瞻仰武侯祠遗像,“肃清高”描绘出诸葛亮清高的气质,令人肃然起敬,从名声到遗像,奠定对诸葛亮崇敬的基调。
- 颔联:“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 赏析:“纡筹策”生动展现诸葛亮为实现三分天下,精心运筹帷幄。“万古云霄一羽毛”将其比作高翔于云霄的鸾凤,高度赞誉他绝世超群的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独一无二。
- 颈联:“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 赏析:将诸葛亮与伊尹、吕尚相提并论,认为他们才能难分高下。伊尹助商汤建立商朝,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成就霸业。“指挥若定”描绘诸葛亮指挥作战镇定从容,相比之下,萧何、曹参都黯然失色,进一步突出诸葛亮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
- 尾联:“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 赏析:“运移汉祚终难复”表明诗人深知汉朝国运已去,即便诸葛亮才智超群也难以挽回。“志决身歼军务劳”则强调诸葛亮志向坚定,却因军务繁重而积劳成疾,最终献身,表达对其鞠躬尽瘁精神的赞叹与壮志未酬的惋惜。
艺术特色
- 对比衬托:颈联将诸葛亮与伊尹、吕尚、萧何、曹参等历代名相作比,衬托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使其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 以小见大:从诸葛亮个人的命运与功绩,反映出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以及历史的沧桑变迁,以小见大,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历史厚重感。
- 情感真挚:全诗对诸葛亮的赞颂、惋惜之情自然流露,情真意切,诗人将自身的情感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紧密结合,富有感染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