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甫
墨灵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甫,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墨灵析,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赏析
首联:“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诗人开篇便点明自己因年老而悲秋,“老去”一词,直陈岁月流逝带来的无奈,而“悲秋”是古代文人常见的情感,杜甫此时不仅有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感慨,更有对自身境遇的哀伤。“强自宽”体现出他努力想要自我宽慰。“兴来今日尽君欢”,话锋一转,表明今日在友人处作客,兴致来了,要尽情与友人欢乐,展现出诗人试图摆脱悲秋情绪,享受当下聚会氛围的心态,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既有悲伤底色,又有暂时的欢乐。
颔联:“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此联化用了孟嘉落帽的典故。孟嘉在重阳节宴会上,帽子被风吹落而不觉,尽显名士风度。杜甫此时头发稀疏,担心帽子被吹落而露出短发,自觉难堪,故而笑着请旁人帮忙扶正帽子。“羞”字生动地表现出杜甫因年老体衰、头发稀少而产生的尴尬之情,“笑倩”则又显示出他努力化解尴尬,以一种豁达幽默的态度面对,在自我调侃中透露出复杂情绪,既有对时光流逝、容颜老去的伤感,又有不愿因这种伤感破坏聚会气氛的隐忍。
颈联:“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描绘出蓝水从众多山涧汇聚后奔腾落下的壮阔场景,以及玉山高耸,两峰并立,透着寒意的雄伟景象。“远”字凸显蓝水源头之遥,“千涧”强调水源之多,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势;“高”字突出玉山的巍峨,“寒”字不仅写山的寒冷,也暗示出诗人内心因境遇而生的凄寒之感。此联借景抒情,以宏大壮阔的山水之景,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然永恒、人生短暂的感慨。
尾联:“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诗人由眼前的聚会联想到明年此时,发出“明年此会知谁健”的疑问,表达出对生命无常的忧虑。在古代,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祈福消灾的习俗,诗人“醉把茱萸仔细看”,借醉酒后仔细端详茱萸这一细节动作,进一步强化了对时光流逝、生命脆弱的感慨。明年今日,不知还有谁能健在,这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与前文的悲伤、豁达等情绪交织在一起,使全诗情感达到高潮,余味悠长。
诗歌主旨
《九日蓝田崔氏庄》通过描写重阳节在崔氏庄的聚会,抒发了诗人杜甫因年老体衰、政治失意而产生的悲秋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在友人聚会中努力欢乐的豁达一面。诗中既有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又有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与借景抒情,将诗人复杂的情感与深刻的人生思考融为一体,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创作背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