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铺稀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章 审计署朝报,红楼大国师,地铺稀客,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桂生道:“烦请龚翰林将夏案详情印制千份分发,以公诸舆论。”
龚怀安一听,愣住了,他收起戏谑之色道:“刘总管遮莫是戏弄本官?”
龚翰林从未想到用这种方式肃贪,况且即使想到也不敢这么做。
文官虽看不起宦官,却也不敢如此得罪,否则将遭到宦官凌厉反击。而且,个中关系盘根错节,一旦公开,后果无法控制。
谁想到这位如此狠辣,这是壮士断腕?阉人中也有如此义士?
“龚学士多虑了,我审计署愿出具公函,一力承当此事,必不牵连翰林院。”
龚怀安一听,也热血上头道:“既如此,刷印作愿全力配合。”
如此打击阉竖的机会,自己参与其中,必能声望大涨,甚至可能觊觎清流领袖之位。
过了两日,桃花庄诸人犯口供录完,刘桂生将其整理编辑成类似现代的深度报道,隐去涉及文官的内容,然后找龚怀安印发。
龚怀安也不食言,立即吩咐刷印作排版印刷。
排版的杂役是识字的,一看刷出的样稿,大惊失色,抖着手看完这些贵人龌龊龃龉之事,下意识想把它藏起来。
心下不安,陪着小心禀报管事,管事也不敢擅专,战战兢兢找到龚翰林。
龚怀安斥道:“本官审稿,需要尔等匠役允准?快快排印,有何责任本官一力承当。”
管事只得满怀忧愁退下。
几个时辰后,一千份审计署朝报已送到龚怀安的案头。
龚怀安把这些分发给武英殿修书处正在苦逼码字的同僚。
这些萎靡不振的翰林、书吏一见朝报内容,立即精神大振,争相传阅,下衙时请示过龚翰林后,纷纷往外带。
阉竖不读圣贤书,却窃据高位,必然见利忘义,败坏朝纲,需让更多百姓知晓阉人之害。
那些勋贵仗着祖宗福荫,不学无术却坐享民脂民膏,也是一路货色。
如今果然,两者狼狈为奸,我辈正人,读圣贤书,知晓大义,终能洁身自好,与彼宵小之辈泾渭分明。
另一方面,刘桂生也让安顺把这份朝报分给各殿宫人。
次日,从皇宫大内到京城市井,很多人都在议论夏都监案,赞誉龚翰林,连带着也夸起了大内审计署。
但也有不少人态度保留,甚至感到惊恐。
端凝殿大学士史朝恩上朝时,恰遇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在旁,低声道:“王军门,此次大内丑闻外传,恐伤圣上颜面。”
王子腾郑重道:“史相此语,实乃老成谋国之见,阉人虽不识大义,却也是朝廷经制官职,如此糟践,恐失朝廷威仪。”
王子腾一边说,一边回忆当初低价购入边军盐引,是否找过夏守忠帮忙。
此人是裘公公义子,而裘公公当初可是帮忙运作了长安节度使上任。
皇宫大内,更是掀起轩然大波。
詹事府总管裘志安正与掌宫戴权在慈宁宫万寿堂密议。
“内相,此獠鹰视狼顾,且羽翼渐丰,若大势养成,恐祸起萧墙啊!”
戴权修眉凤目,鼻直口阔,面如重枣,一个阉人,竟形似关羽。
他双目微睁,垂首不语,似在养神,过一会儿,沉声道:“桂总管乃皇爷钦命,无错又岂能去职?”
裘志安急道:“此獠擅传宫中秘辛,如今人心惶惶,上下不安,中伤内廷体面,怎说是无错?”
“呵呵,可有违反大周律?”戴权慢悠悠喝了口茶,眉毛一抖道:“大裆何不查查此人底细,以备不时之需。”
说完,端茶送客。
此时,刘桂生刚刚把赃银赃物运进雨花阁库房,然后给参与查抄行动的审计署干将分发“项目奖金”,每个武阉拿到一百两,龙禁尉每人二十两,献奴、安顺、小月等人都是五百两,高耀祖同样五百两。
众人拿到奖金都惊呆了,原本以为能得到三、五两便是贵人开恩,岂知桂公公手面如此之大,纷纷庆幸此次没有昏了头,如那过干瘾的龟孙一般,不遵号令,坏了规矩,否则,拿不到赏银不说,以后也再没机会了。
众人感激涕零,磕头谢赏。
刘桂生分了钱,拿了小月记的账本往乾清宫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