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铺稀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文臣分裂,红楼大国师,地铺稀客,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来此何事?”刘桂生冷笑看着她。

贾元春看了刘桂生一眼,低下头低声道:“听闻国师乔迁国师府,特来贺喜。”

一边说着,一边苦恼如何切入正题。她还没有这种关说经验。

“是为荆溪伯王子腾来的吧?”刘桂生直接点破。

贾元春俏脸一红,尴尬道:“国师料事如神,正是为小女子的娘舅来打扰国师。”

刘桂生沉声道:“荆溪伯卷入谋逆大案,皇上雷霆震怒,岂是女史一句话便可轻轻揭过?”

贾元春惊慌道:“舅舅一家世代忠良,绝非无君无父之徒,他必是受小人蒙蔽,不慎蒙此奇冤。”

“这些话留着给大理寺说吧!”

贾元春一听就坐蜡了,不知该如何继续话题,又怕错过机会,只好硬着头皮道:“国师可否帮我舅舅脱罪?王家和贾家必报国师大恩。”

刘桂生玩味地看了贾元春一眼,将朝报推过去给贾元春,笑道:“本座一向是听其言,观其行。”

如果贾家听从,不仅能推进田亩审计,还能分化勋贵。

贾元春看了看朝报,点头道:“小女子明白了。”

遂站起,向刘国师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开。

看着贾元春的背影,刘桂生也有些恍惚。

自己曾心心念念要回去,各种作死,如今却殚精竭虑要革除积弊,救民水火,成了大周“忠臣”。

除了秉持初心,对那些遭遇悲惨的贫民抱有同情外,当然还有其他动机。

比如建功立业的雄心,另一世的舞台跟如今的舞台不可同日而语,现在是整个国家,不够让人激动吗?他想看看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

还有,对那些高高在上,恃强凌弱者,狠狠打脸也让我感到畅快、刺激。

这是福报。

刘桂生乔迁之日,六喜到国师府求见,手里拿着一张台连纸,双手奉上道:“桂爷,督察队在酒肆看到一份报纸,不是咱们审计署的。”

刘桂生接过一看,竟是与审计署朝报类似,名为“京闻报”,居然挂名在御史台。

报纸炮轰田亩审计,认为国朝苛待勋贵公卿,动摇国本,有伤士大夫体面;且大周立国百年,鱼鳞册散佚或记录不全,已无法追溯。

至于追缴欠逋赋,更有伤圣君仁德。

文官下场了!

一直以来,刘桂生避开文官,连田亩审计也局限在直隶地区,就是不想树敌太多,打算各个击破,想不到他们并没有跟着刘桂生的剧本走。

估计有人在搞事啊!居然还知道争夺话语权,有点意思。

不过,士大夫并非铁板一块,门外等候求见的人里面,也有不少文官。

已经有人看到了国师的实力,迫不及待投靠效力,为自己谋个前程。

刘桂生先见了几个留京备考的举人,这些人尚未进入官场,还没有错综复杂的关系,可以发展一些班底。

下午定了两个,一个是闽籍举人陈芳良,出身寒微,前科落榜后,生了一场病,盘缠用尽,不得不滞留京师,教书度日。

刘桂生打算让他在国师府当个主事,打理国师府,兼自己的秘书。如今献奴、安顺、六喜等人皆有职司,没时间照管府上事务。

不过这个位置可谓位卑权重,还需考察考察,不可贸然决定。

另一个是湖广举子朱荣烨,屡试不第,干脆做起了生意,一边谋生,一边备考,可惜得罪了京兆尹胡宗明之子胡彦熙,赔了个血本无归。

此人作为举人愿意操持商贾这种贱业,说明思维并不僵化,又有经商的经历,正是养济院急需的人才,可以当掌柜培养,负责某个局,比如商务局,六喜以后就叫总裁,这名字霸气,而且让人觉得逼格高,区别于其他商行。

戌时,刘桂生与昭月用过晚宴,正在闲聊。昭月从宫中搬出,摆脱了压抑、沉闷的束缚,心情舒畅,又被安排了职事,十几年了,终于有了正事,激发了她的事业心,居然对养济院的事非常重视,这几天一直往月桂码头跑,拿着刘桂生的规划一直与雷镇光沟通设计图细节。

感觉焕发了新生。

“咱们的文玩还没卖完呢?过两天,我再组织个拍卖会,把京城的公卿勋贵、豪商巨贾都请来,这次我自己来主持。”

刘桂生打量了她一眼道:“你一个女儿家,抛头露面,你皇兄不找你麻烦?”

“我都拜入凌霄门下了,我叫玉真子,不叫昭月,只要小桂子你同意就行。”昭月讨好地看着刘桂生,小桂子不限制她的出入自由,让她很感激。

至于隆安帝,她一向不怵。

“既然是玉真子,怎么还叫我小桂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星铁:开局变身阿古茹奥特曼

莫比书生

逆天修仙血影崛起

喜欢木盐树的白纯

综武:我文弱书生,众夫人身怀绝

来清酒半壶

变身清冷校花,学习贴贴两不误

带来笑容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油炸西红柿

特战兵王

逆水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