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0章 晋阳之议,三国之杨家天下,秋官,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想了想,他又写了一句话。
情报为次,安全第一!
下一份!
钟繇的发来文书?
举荐张溢出任上郡郡丞,协助他处理政务。
这?
张溢他有印象是之前王毓从一众小吏当中提拔出来的,算是王毓的弟子了。
上个月,钟繇全家都搬迁到了晋阳居住。
他的儿子钟毓还做了个插班生,在晋阳小学上课。
现在提张溢为郡丞,摆明是朝自己靠拢了。
既然钟繇已经明确给出了态度。
那么,准了!
原本他是准备把张溢这个干吏派到朔方或者五原担任郡丞的。
但既然钟繇开口了,他也得做出点应对。
下一个!
华歆的文书。
???
两人这是约好的吗?
华歆也把家眷迁移到了晋阳。
他长子华表和钟繇的长子钟毓还是同班同学。
看看他怎么说的。
举荐他的好友,青州北海人邴原担任西河郡丞,同样是青州北海人管宁担任离石县令。
这三人可号称一条龙组合啊!
咦?
割席断交这事还没发生吗?
而且有人才来投,好事啊!
他也不怕三人雄霸西河,毕竟军权可是在自己手里。
而且以后也可以找个由头把三人调开。
继续。
於夫罗的信件!
...
转眼时间来到了186年2月。
北方天气开始转暖。
这天他正准备召集众人前来议事。
五原的长城去年冬天就已经修完,而且修往各县的水泥路也已经基本完工。
收复的五原、朔方两地各城都已经整修完毕。
最多到五月份,从五原到朔方的道路就能全部接通。
还有之前迁徙到雁门、太原等地人已经开始迁回两地了。
前前后后的也有上万人了。
也是时候准备接收流民,把他们迁徙到朔方和五原等地。
而且之前王毓已经完成几郡的土地和人口丈量。
整个太原郡治下十七个县,人口二十八万多。
有主的耕地面积不过一千五百平方千米。
要知道太原盆地有五千多平方千米。
耕地只占了总面积的三成。
按照现在的比例换算,剩下三千五百平方千米完全可以在安置五十万人。
但他知道,这些土地不可能全部开垦完,但也可以先安置个三十万人左右。
上党,治下十三县,统计出来的人口居然有十八万人。
大大超乎他的意料。
但上党的耕地面积只有一千两百多平方千米。
而上党有两千多平方千米的面积,几乎过半了,也可以考虑安置几万人。
西河和上郡也丈量了一番。
但两郡统计完的人口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上郡治所肤施,下面有龟兹、白土、桢林、奢延、高奴、定阳、雕阴、漆垣,八县。
但人口仅有七万多。
西河郡治所离石,下辖中阳、平周、蔺县、圜阳、圜阴、平定、广衍、美稷八县。
但圜阳、圜阴之前被叛军屠戮一空,美稷地区也划给了匈奴人。
整个西河郡现在只有四万多人。
两地地处黄土高原,现在植被丰富。
耕地面积却没丈量出多少。
只有三百多平方千米。
对比两地所占的面积,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这些土地如果完全开垦出来,足够安置下六七十万人。
要知道这块地盘横跨了后世的鄂尔多斯、榆林市、延安市、吕梁四地。
这四地在后世每一个都超过三百人。
对比系统给的58万积分,明显被隐匿了一万多人口。
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毕竟现在还不是撬动他们的时候。
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