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鹅卵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5章 迟来的满蒙联军,家父万历爷,河边鹅卵石,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35章 迟来的满蒙联军
看着跪地请罪的曹爽,朱常瀛起身,亲自将其扶起。
“若不是及早回来,三营又不知会折损多少兄弟。你做的对,非但无罪,反而有功。”
曹爽眼圈泛红,面含羞愧。
“殿下,臣惭愧.....臣没能攻克别拉洪。”
“此非战之罪,实乃天意,老天爷最大,你又能怎样呢?”
“臣,谢殿下宽宥!”
“下去吧,好生修养,别气馁,来日有你立功的机会。”
话说天下的好事总不能都被一个人占了,有得必有失。
伯力对鞑靼取得了空前胜利,但曹爽这一支队伍却倒了霉。
出发不两日便遭遇暴雨,迫不得已,船队择地搁浅。
哪知暴雨不停,水势大涨,三营战士就如蚂蚁搬家,冒着暴雨向高处一次次的拖拽船只。
奋战一夜,方才躲过滔天洪水,避免全军覆灭的下场。
这个时候就不要说攻打别拉洪,能否自保尚且不得而知。
困守高地,吃饭睡觉都是一种奢侈,全营将士疲惫至极,不两日便有大批人病倒。
又坚持三日,洪水仍旧不减,但军中却有人上吐下泻,害了疟疾。
曹爽大惊,一个艰难的决定必须做出。
阿速江流向自南向北汇入黑水,攻打别拉洪需逆流而上,然而洪水水势猛烈,将人累死也完全没有可能抵达别拉洪。
但如果顺着洪水行舟,则危险性勉强可控。
思索再三,曹爽决定撤军。
这是一个无比正确又艰难的决定,事关生死存亡。
归途中,害病的人又见增多,很不幸的有两人没能返回伯力,在中途病殁。
没有达成任务,有失落但也要讲道理,这一切本也在预料之中。
朱常瀛不能责怪反而要好言安抚,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要到不得不为之时方才去做。
时机错过,没必要过于纠结,一时得失也算不得什么。
鹿山战后第四日,朱常瀛践行诺言,于伯力举行大祭,为战死的亡魂超度。
简易炎黄帝庙中,灵牌密密麻麻,其中不乏伯力三部勇士。
炎帝黄帝代表什么?
人文始祖!
若纠结于血脉,则代表子孙愚蠢。
道士、萨满一股脑安排上,朱常瀛亲自于台前宣读祭文,而后焚告上天。
仪式庄重,举寨同悲。
对于拿什么来祭祀?
朱老七没有选择人祭,但为了给土着一个交待,那些强硬拒不归附的战俘被带到庙前,一排一排的下跪,而后被生生掰断右大拇指。
布木布也不例外。
事实上,朱老七还给了他优待,两根大拇指皆被掰断。
为什么要掰断大拇指?
因为那是鞑靼人拉弓的关键部位。
大拇指掰断,即便伤口能够愈合,但拉动弓舷再也不要想了。
可以说,那些顽固不化的鞑靼人没有死但同死了也没什么区别,沦为废人。
话说,这种残酷的惩罚也不是朱老七原创,而是鞑靼人内斗流传下来的。
征服一座部落,掠夺的不仅仅有财富,还有人口。
女人怎么处理都好说,但男人,也并非都要杀掉,相当一部分会被掰断大拇指,充作奴隶。
朱老七没有意图在主大陆推行奴隶制,他们是战俘,伯力劳动力短缺,这些人若不加以利用,那就十分之可惜了。
大祭之后,朱常瀛再一次提审布木布。
布木布惨兮兮,两个大拇指包着厚厚纱布,眼窝深陷,精神萎靡,面带绝望。
见到他,朱老七淡淡一笑。
“你要说声谢谢,否则今日断的就不是手指,而是脑袋!”
布木布见到朱常瀛,整个人顿时陷入疯癫。
“做梦!朱天启!你杀了我!是男人就杀了我啊!”
“看来你还是没有开窍,不知道应该怎样同孤说话。”
“朱天启,你说什么也没有用,老子不服,打死老子也不服你!”
“恩,有种。”朱常瀛淡淡道,“孤也不愿强人所难,待孤同奥巴谈妥之后,就放你回去。日后要小心,千万别又被我抓到了。”
闻言,布木布申请顿住,“你说什么?”
“放你回去,继续做你的台吉大老爷。”
布木布一脸警惕,“你要干什么?要干什么?”
“自然是赎金了,你觉得八百匹战马交换你这条命,价格公道否?”
“你!你妄想!”
布木布突然拼命挣扎,试图拿头去撞墙,却被两个卫兵死死按住。
“看管好了,千万别让他出事!”
两日前,几名战俘被释放,各拿着朱老七给奥巴的书信。也没有别的,邀请奥巴前来谈判议和。
当然,如果他执意要攻打伯力,朱老七也求之不得。
只是该死的鞑靼主力去了哪里呢,朱老七只盼着他们早点来。
盼望着,盼望着,永宁援军陆续赶来。
至六月中旬,伯力再添七百旗丁,总兵力直逼两千五百人。
这期间,伯力三部进一步整编,全员配甲,部分精锐则配双甲。
所缴获战马,在满足骑二团所需之外,也赏赐给有功旗丁。
如今,三营四营全员战马配齐,伯力三部有骑兵三百五十几,终于有了集群作战的本钱。
感谢运输大队长布木布,感谢死鬼扈尔汉。
除了盔甲战马之外,另缴获箭矢七万支,骑弓两千三百张。
说来,这一支鞑靼人的装备堪称奢侈,人手两张弓,八十支箭,全员披甲。
其人,也并非仅仅出自郭尔罗斯,而是嫩科尔沁几部皆有,堪称精锐。
六月二十三日,嫩科尔沁大军终于出现了,设营鹿山之北,也即布木布全军覆灭之地。
据情报,嫩科尔沁大军似乎并未因洪水而遭受重大损失,牛马车辆羊群如故,人看着也没有疲态。
短短两日,鞑军便在荡寇坡设立一座庞大营寨。
荡寇坡,这个名字起于战斗记录,朱老七觉着蛮好,便也这般称呼了。
不得不说,那里确实适合设城立寨,是一处极好的定居点。
只是阴气重了些,日后也难有人去那里定居吧。
可以想象,当奥巴看到残存的灰烬以及骨头渣子时,脸上是何种表情。
朱老七偶尔会想,鞑靼人对敌人的恨意以及对同族的哀伤是否与大明边关百姓相同呢?
六月二十五日,两千大军出现在伯力城外。
九斿白纛高高矗立,彰显野蛮同掠夺。
据说,铁木真使用的是黑纛,兵锋所指,令人闻风丧胆。
只是他的后代么,起码北疆这一支脉,却是穷逼闹分家,一代不如一代,抱着祖宗光环不放的破落户而已。
敌相距约略四百米,这个距离,其实火炮完全可以干一锤子,但意义不大。
望远镜中,敌人眉眼清晰可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