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殿的八咫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师大逐光,戈壁与槐花的恋曲,宣德殿的八咫乌,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默子,你会弹不?” 孟祥久瓮声瓮气地问道,一双铜铃般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陈默。陈默腼腆地笑了笑:“跟哈萨克牧民学过几年,会弹一些。” 说着,他接过吉他,手指轻轻拨弦,一首《黑走马》的旋律缓缓流出。明快的节奏、独特的韵律,瞬间抓住了舍友们的心。董庆书忍不住跟着节奏跺脚,温昭则闭上眼睛,沉浸在音乐之中。

一曲弹罢,孟祥久扯着嗓子喊道:“嘿!没想到你还真有两下子!再来一首,赶紧的!” 说着,他一巴掌拍在陈默背上,差点把陈默拍得趴倒在地。

随后,大家又让陈默弹了几首曲子,宿舍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时间,大家决定一起去食堂吃走出宿舍,陈默看到校园里的同学们有的穿着喇叭裤,有的戴着蛤蟆镜,充满了时代气息。

食堂位于校园的中心位置,是一座两层的建筑。走进食堂,屋顶的吊扇慢悠悠地转动着,送来一丝微风。食堂的墙壁上张贴着 “珍惜粮食” 的标语和几张明星海报。窗口前,面条和馒头整齐摆放,大米饭的窗口前冷冷清清,只有零星几个人排队。

孟祥久大步流星地冲到窗口,用拳头使劲儿敲着玻璃,吼道:“师傅!来碗面,多加点卤!” 打饭师傅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白了他一眼,嘟囔着:“就你嗓门大。”

董庆书快步走向窗口,看着那堆积如山的馒头和寥寥无几的炒菜,皱了皱眉:“咋天天都是这些,连个米饭都少见。” 打饭师傅一边给董庆书盛面,一边无奈地说:“孩子,这米价可不便宜,多数孩子家里不宽裕,馒头和面条顶饱又实惠。”

孟祥久端着面,找了个位置坐下,狼吞虎咽起来,面条吸得 “呼噜呼噜” 响,溅得桌上到处都是汤汁。“虽说比不上俺娘做的,但也能凑合填饱肚子。” 他含糊不清地说着,还不忘用袖子抹了一把嘴。

温昭端着一碗刀削面,点头附和:“是啊,咱上学又不是来享福的。” 陈默打了一份石家庄特色的缸炉烧饼,又要了一份豆腐脑。相较于舍友们简单的餐食,他这份算得上丰盛。

董庆书大口吃着面条,含糊不清地说:“这味道虽说比不上我妈做的,但在学校能吃到这样的面,还算凑合。” 孟祥久咬了一口馒头,望着陈默的缸炉烧饼,大大咧咧地打趣道:“默子,你这日子过得滋润啊,我们可没法和你这拿工资家庭的比。” 陈默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说:“别这么说,大家都不容易,往后有啥,咱们一起想办法。”

这时,温昭突然提议:“反正三天后才开课,明天咱们一起出去逛街吧,熟悉熟悉周边环境。” 董庆书立刻响应:“好主意!说不定还能淘到宝贝。” 孟祥久把筷子往桌上一扔,扯着嗓子喊道:“走走走!明天俺带头,保准让你们见识见识啥叫砍价高手!” 陈默也点头赞同。

饭后,大家回到宿舍,稍作休息。下午,学校组织了新生入学教育,陈默和舍友们一起前往教学楼。教学楼是一座红色的三层建筑,走廊里悬挂着马克思、恩格斯等伟人的画像。在教室里,辅导员向新生们介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专业课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晚上,宿舍里的灯亮着,陈默和舍友们躺在床上,继续分享着彼此的故事。董庆书讲述着自己高中时参加冰球比赛的经历,孟祥久时不时插几句嘴,嗓门大得整栋楼都能听见。温昭则朗诵了一首自己写的朦胧诗。陈默的思绪又飘到了林悦身上,她甜美的笑容仿佛一道光,照亮了他对未来大学生活的期待。

这一天,陈默在河北师范大学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开启了新的征程。他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和舍友们一起,将书写出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只有明月如故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统

烽火戏曹操

穿越港宗:从猛鬼差馆开始

普普通通的梦

王牛牛出生后的1000天

泛水的沙

剑来:开局镇守剑气长城

夏雨秋风

请摄政王赴死

藏花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