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殿的八咫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1章 抉择前夜,商海新澜,戈壁与槐花的恋曲,宣德殿的八咫乌,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年初七,乌鲁木齐的天空难得放晴,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这座城市,给大街小巷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空气凛冽而清新。陈默怀揣着新买的传呼机,走在黄河路的街道上。这传呼机四四方方,小巧玲珑,被他小心地放在外套内侧口袋里,仿佛揣着一个改变命运的契机。
黄河路是乌鲁木齐的商业要道,春节的热闹氛围还未消散。街道两旁的店铺早已开门营业,招牌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各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烟火气的乐章。陈默路过一家馕店,热气腾腾的馕散发着诱人的麦香,店老板熟练地将新鲜出炉的馕摆放在货架上,操着带着新疆口音的普通话吆喝着:“刚出炉的馕,香得很,快来尝一尝!”
不远处,一群维吾尔族大叔围坐在街边的茶摊旁,喝着热气腾腾的奶茶,吃着馕饼,用维吾尔语畅快地交谈着,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陈默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气息,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朝着美克装饰公司走去。
美克装饰公司隐匿于一栋略显陈旧的门面房内,远远望去,褪色的店招在风中轻轻晃动,散发着一股质朴的气息。店门口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装饰材料,瓷砖、木材、涂料整齐地码放着,仿佛在诉说着这里的忙碌与生机。陈默走近,便能闻到一股木材与油漆混合的独特味道,这味道对他而言,熟悉又亲切。
推开门,嘈杂的人声与机器声扑面而来。前半部分的店铺里,顾客与店员正热烈地讨论着材料的价格和质量,店员们操着新疆方言,热情地介绍各类材料的优缺点。陈默穿过喧闹的材料售卖区,来到后半部分的设计室。这里相对安静,墙壁上张贴着各种装修效果图和广告海报,展示着公司过往的得意作品。
办公区里桌椅摆放整齐,文件资料堆满了办公桌。“陈默!新年好啊!” 一道洪亮的声音传来,陈默循声望去,只见张宝军满脸笑容地迎了过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皮夹克,搭配一条深蓝色的牛仔裤,整个人显得精神抖擞。
“宝军,新年好!” 陈默笑着回应,走上前和张宝军热情地握手。这时,马成也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身上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衫,外面套着一件灰色的毛衣背心,看起来文质彬彬。
“陈默,就等你了!” 马成笑着说,眼睛眨了一下,“今天咱们聚聚,也算一起过个年。”
陈默环顾四周,发现公司里的同事们大多还没到,便问道:“其他人呢?怎么就咱们几个?” 张宝军拍了拍陈默的肩膀,说道:“大过年的,大家都还没缓过神来呢。咱们几个先聚聚,联络联络感情。”
三人来到公司附近的一家小饭馆,店内装修简单朴素,墙壁上挂着几幅新疆风情的油画。老板是一位热情好客的哈萨克族大叔,看到他们进来,立刻迎了上来,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欢迎光临!几位要点啥?”
张宝军熟门熟路地说道:“来一份大盘鸡,一份手抓羊肉,再上几串烤肉,顺便来几瓶乌苏啤酒。” 老板笑着点点头,转身走进厨房。
等待上菜的间隙,张宝军从口袋里掏出传呼机,说道:“陈默,把你的传呼号给我,以后有啥事儿,方便联系。” 陈默也拿出传呼机,两人互相交换了号码。马成在一旁笑着说:“现在有了这玩意儿,联系起来可方便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