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外生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8章 这是何人所写?,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杰外生枝,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陛下,您且先看看这个。”长孙无忌说着,小心翼翼地从宽大的袖袍中掏出三份折叠整齐的纸张。

那纸张与寻常所用的麻纸不同,洁白如雪,薄如蝉翼,隐隐透着一股淡淡的墨香。

他将这三份纸张分别递给李世民和房玄龄,自己则紧张地站在一旁,额头已渗出细密的汗珠。

李世民接过纸张,展开一看,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大炎周报》。

这四个字笔力雄浑,隐隐透着一股锐气,仿佛要破纸而出。

他心中一动,这字迹,似乎在哪里见过?

再往下看,头版头条的文章标题更是让李世民心头一震:《论大唐之阶层固化与未来危机》。

他快速浏览着文章内容,脸色越来越凝重。

这文章开篇便直指大唐社会现状:门阀士族把持朝政,寒门子弟上升无路,百姓困苦,流民四起。

字字句句,如刀刻斧凿,将大唐表面的繁华盛景撕开了一道口子,露出了其下隐藏的腐朽与危机。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九品中正制,已成门阀把持朝政之工具。长此以往,官场之上,尽是些尸位素餐之辈,而真正有才华、有抱负之人,却被埋没于草莽之中。寒门无出头之日,百姓亦无翻身之望。如此,国将不国,天下危矣!”

李世民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死死地盯着长孙无忌:“这……这是何人所写?!”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震惊和愤怒。

这文章,简直比他自己对大唐的认识还要清晰,还要深刻!

它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大唐的弊端,将那些他一直试图回避的问题,赤裸裸地摆在了他的面前。

这文章,不仅分析了现状,还提出了解决之道——改革科举,打破门阀垄断;轻徭薄赋,休养生息;鼓励工商,发展经济。

每一条,都切中要害,直指大唐的病根。

李世民越看越心惊,越看越觉得这文章的作者,简直就是个妖孽!

他对大唐的了解,甚至超过了自己这个皇帝!

这怎么可能?

他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报纸,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那薄薄的纸张,仿佛有千钧之重,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长孙无忌看着李世民的反应,心中更是忐忑不安。

他知道,这《大炎周报》上的文章,每一篇都足以引起轩然大波。

而这篇《论大唐之阶层固化与未来危机》,更是直接触动了李世民的逆鳞。

他偷偷地瞥了一眼房玄龄,只见房玄龄也正低头看着手中的报纸,眉头紧锁,脸色阴沉。

显然,房玄龄也被这报纸上的内容给震惊了。

大殿之上,一片死寂。

只有李世民粗重的呼吸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良久,李世民缓缓地放下手中的报纸,他的眼神变得复杂而深邃,似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激荡的心情。

“辅机,”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疲惫,“这《大炎周报》,究竟是何来历?”

长孙无忌躬身一礼,正要详细禀报,却被李世民挥手打断。

李世民的目光转向了沉默不语的房玄龄,沉声道:“玄龄,你也看看这篇。” 他指了指手中的报纸,但并没有递过去,而是用手指轻轻地敲打着报纸的边缘。

房玄龄接过那份《大炎周报》,目光并未在头版停留过久,而是直接翻到了第二版。

他的手指轻轻滑过纸面,那细腻的触感让他微微一怔,这纸张的质地,远胜大唐宫廷所用的上品宣纸。

他的目光落在了第二版的一篇文章上,标题醒目:《土豆丰收,亩产四十担!

》。

“亩产……四十担?”房玄龄的声音有些颤抖,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反复地看着那几个字,仿佛要将它们刻进自己的脑海里。

四十担!

这是什么概念?

大唐上好的良田,一年两熟,稻米亩产也不过三四石,折合下来,也不过三四百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宫紫

把自己上交国家,八零美人旺全国

顾琦筝

重回阴郁老公年少时

袋中兔

反派儿子退婚女帝?我反手让他叫娘!

乌鸦

农女不躺平,从摆地摊到京城首富

半糖气泡水

洪荒血神分身演星河

曲飞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