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交口称赞,犯上作乱
鹤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0章 交口称赞,犯上作乱,男情人吸我BB高潮十次,鹤招,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火烧得太旺,万一烧到自己就不好玩了。</p>
沈鲤转头看向儿子,一字一顿认真回道:“若是陛下与内阁有这想法,我行得正坐得直,能有什么理由不同意呢?”</p>
“你若是害怕‘有朝一日’,那么今科会试,不妨就不参加了,也不是非要做这个官。”</p>
还有两个月,就到万历年的,剖解认识论中“事物的联系,是孤立单一还是普遍共存”,直让沈鲤拍案叫绝。</p>
创立《东林学报》的钱德洪、薛应旗这些年先后离世,报纸便交到了顾宪成的手里。</p>
或许是在四川被庶务磨砺数年的缘故,如今的东林学报,脱虚向实,竟然渐渐说起了民生疾苦,家国天下。</p>
尤其去年的一篇文章,解释所谓家国同构时,引申出所谓“事物发展乃是螺旋上升”的观点,一时令时人所赞叹。</p>
李春芳所督办的《南直隶日报》创立较晚,但因为有新闻版署背书,可谓是尺度最大的报纸,什么政事、黄腔,应有尽有。</p>
上月时,李春芳还因为调侃了新任应天巡抚孙丕扬,被后者报复性地送了一盆盆栽。</p>
为此,外戚李春芳还多为时人所笑侃阴阳曰,丕扬的栽种。</p>
总而言之,除了喜欢玩一些南直隶各府间地域歧视的恶俗笑话这一缺点外,南直隶日报最是诙谐有趣——嗯,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种恶俗笑话,或许也不一定是无意的缺点。</p>
当然,若是论沈鲤最爱读的,那还是非《日月早报》,也就是俗称的新报莫属。</p>
兼具趣闻和严肃,文笔与内容并存,涉及到经学、时政、趣闻、杂谈、实践等方方面面,乃是当之无愧最受欢迎的报纸。</p>
也是沈鲤现在手上的报纸。</p>
只有看新报的时候,沈鲤才能感受到大明朝如今百废之下,同样有新芽,正在萌发生机。</p>
譬如皇帝出巡顺天府后,对一系列弊政的指示,这是新政的生机。</p>
湖广宗室所经营的汉阳钢铁厂对于炼铁技术的优化,这是宗室营商的生机。</p>
龙江造船厂所造海运大船的,占据了大量篇幅。</p>
标题就十分引人注目——《关于千年以降的数学批判及其未来发展方向》。</p>
不喜欢归不喜欢,奈何会试即将增设。</p>
沈鲤也只能捏着鼻子沉下心看起平日通常会略过的数学一版——免得儿子今年考不上,三年后要用到这些东西。</p>
这篇文章除了文章题目夺人眼球外,旁边还有一份表彰通稿。</p>
皇帝以这一篇文章,授功作者,将其从一名学生晋升为两江学者,赐宅邸、月俸,授奏事之权。</p>
甚至还亲赐作者刘三炮表字,曰,顿开。</p>
沈鲤有些不服气地撇了撇嘴,这是何等殊荣,未免太过了。</p>
其实,身为高位的朝臣,多少都是懂数算的。</p>
哪怕在州学、国子监不愿选修,但选了庶吉士后,这就是必修课目了。</p>
那怕古板如司马祉的那位祖上司马光,也同样精通数算。</p>
皇帝又何必独独青睐呢?</p>
沈鲤略微发散了一会思绪,才顺势阅看起正文来。</p>
文章开头大概是简述了一下数算的发展脉络。</p>
譬如计数、历法的需求,规、矩、准、绳等测量需求的开端。</p>
到成为君子六艺之一的发展。</p>
以及《九章算术》等著作以来,形成一门工具体系,可以称之为,数学。</p>
随着前宋商业之繁荣,杨辉,秦九韶,朱世杰等人开馆授徒,形成结社,著书立说,一度让数学达到了发展的巅峰。</p>
最后,则是本朝以来,雪崩式的垮塌。</p>
沈鲤在这一句话上着重看了几遍,不由摇了摇头,皇帝还是老样子,对于这种掀自家老底的言论,丝毫不忌讳。</p>
自家事自家知,前宋以后,短短百年的时间,本朝数算大家,都几乎已经看不懂朱世杰、秦九韶这些宋人的著作了。</p>
说是雪崩式垮塌,也没什么错。</p>
但刊载出来,就不太好看了——大明朝相对于前宋的进步,最好是全方位的,哪怕只是数算这种外道落后,也不能有,就算是真的,也不应该到处乱说。</p>
这不是沈鲤一个人这样想,而是泰半朝官的共识。</p>
所以,这话没有皇帝授意,是不可能刊载的。</p>
沈鲤突然有些想皇帝了,七年没见,现在恐怕比自己高了吧。</p>
他摇了摇头,把多余的思绪甩出脑海。</p>
总而言之,在介绍了一番数学脉络之后。</p>
刘顿开提出了三大批判。</p>
其一,便是对本朝的户籍制度提出探寻。</p>
认为将专研数学的百姓,归于阴阳籍,扼杀了数学共同体,将数学重新打回了近亲繁殖的家族式行业,极大程度地遏制了数学的发展。</p>
其二,对数学载体提出了批判。</p>
由于时代的局限,千年以来,都是以简牍录字,因为其篇幅有限,不得不简略文字,很大程度地使得数学的表达,不够精准。</p>
各种《九章算术注》、《周髀算经注》,使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注解,做了不少重复的功夫。</p>
如今纸张便宜而精美,篇幅足够,还有节省篇幅的必要么?</p>
为何还要固守以往这种简略的表达,而不是力求精准呢?</p>
其三,对于数学与儒学的割裂,提出了强烈反对。</p>
形而上者谓之道,行而下者谓之器,数学的儒学成分,还是太少了。</p>
在深入理解皇帝提出认识论之后,刘顿开幡然醒悟,任何的器,都是有道的存在——任何的学说,都应该离不开儒学。</p>
数学为什么一度以来,碎片、零散呢?</p>
就是因为缺乏了儒家的指导!</p>
缺乏研治中的统合、缺乏体系内的连续、缺乏认识上的超越!</p>
概以言之,没有从奇技淫巧的器,上升到普适万物的道,在实践上用得不够,在探究因果上也做得不深。</p>
沈鲤面上颇为欣慰。</p>
如今的道学竟然推陈出新到数学头上了。</p>
万历二年那一场论道之后,儒学果真是焕发新生。</p>
不得不说,作为文人,看到这些行外人将儒学推崇到这个高度,心中还是很满足的。</p>
他接着往下看去。</p>
随后,刘开顿基于以上几点批判,对修习数学者,提出了倡议——将力求数学用词的规范、精准;同时,以儒学的指引,在实践、探究因果上多做功夫。</p>
具体而言,便是,其一,探究因果,以逻辑推理、演绎为主,对数学规律进行总结,对数算的本源关系,构建连续性、成体系的模型。</p>
其二,实践对照,摈弃简牍带来的思维局限,引入图形,作为逻辑推演的补充,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结合,可谓,数形结合。</p>
下面还有一些关于演绎的实例,数形结合的应用。</p>
很好的基础题目,好就好在将本来晦涩的题目,说得浅显易懂。</p>
沈鲤仔细地浏览着每一个数字、符号,然后……</p>
然后呼吸逐渐均匀。</p>
然后眼皮开始打架。</p>
不多时,报纸从手中跌落在地。</p>
龙江先生沉沉睡了过去。</p>
……</p>
入睡的时间,总是悄然而逝。</p>
不知过了多久。</p>
沈鲤感觉马车似乎突然停了下来,车厢外响起一阵喧嚣。</p>
受得这些影响,他有些迷茫地睁开了朦胧的眼睛。</p>
沈鲤抬眼打量车厢之中,却没见到儿子。</p>
车厢外的吵闹慢慢变小声了些许,沈鲤也渐渐清醒了过来。</p>
他撑起身子,掀开车帘,伸头朝外看去。</p>
不远处就是驿站,闪烁着烛光的灯笼上,写着涿州驿几个字。</p>
当然,马车没有停靠在涿鹿驿里。</p>
一圈火把拦在了马车与驿站中间。</p>
哦……设卡盘查啊,就是火把有些刺眼,沈鲤想着。</p>
嗯?盘查?火把?</p>
沈鲤一惊,猛然清醒过来!</p>
定睛一看,赫然是一群兵丁将前方的道路围了起来,正在盘查行人!</p>
他面色凝重打量着那群兵丁,看服饰,似乎是锦衣卫与京营红盔卫。</p>
而自家儿子正在与堵在驿站外设卡的兵丁交涉着什么。</p>
红盔卫都遣出来了……</p>
沈鲤皱紧了眉头,意识到事情不简单。</p>
他正要让驾车的家仆把人喊回来询问,却见得儿子似乎交涉完了,目光凝重地转身往回走了过来。</p>
那群兵丁,为首的锦衣卫穿着飞鱼服,还朝沈鲤遥遥抱拳,显然是知晓身份了。</p>
沈鲤没有回礼,他有些谨慎地收回目光,朝儿子看去。</p>
沈茧还未到近前,沈鲤便已经迫不及待。</p>
他连忙开口问道:“怎么回事?顺天府境内怎么会夤夜盘查?连锦衣卫红盔卫都派出来了?”</p>
涿州属顺天府,离京城只有百余里,京畿要地,从来不会无事盘查,更别说出动锦衣卫和京营了,如今这模样,显然是出了事!</p>
沈茧脸色有些难看。</p>
他下意识四下张望了一番,而后才凑到沈鲤跟前。</p>
在沈鲤关切的目光中,沈茧压低声音,沉声开口道:“大人,说是兵部尚书石茂华,计划造反,事情败露后畏罪潜逃,如今各营卫都在搜捕其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