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麦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2章 双管齐下,女主被父子二人共同拥有的小说,孤独麦客,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邵勋看着浸润在细雨之中的茫茫群山,道:“尽量厘清。”</p></p>

他明白刘昭的难处,这也是胡人难以治理的重要原因,他们的部落会迁移。岢岚郡四县(含新设的合河县),平地多在河谷之内,数量极少。如果光靠种植业,其实养不活多少人,向山地畜牧业发展是必然之事。</p></p>

但毕竟自后汉年间就迁移至中原了,胡人也知道种地的好处,哪怕是“靠天收”这种广种薄收的农田,对他们的生计也不无小补。</p></p>

至少,过冬时宰杀的牲畜可以少一些了,因为秋天会收获部分粮食。</p></p>

“这些地都归谁?”邵勋又问道。</p></p>

“谁抢到归谁,谁先种归谁。”刘昭说道。</p></p>

“若有纷争呢?”</p></p>

“自有部大裁决,或几个部落公推德高望重之耆老裁断。”</p></p>

经典的部落民主制。</p></p>

他们都能自己治理自己了,对官府唯一的需求,大概就是遇到难以抵抗的外敌时,能有更高层面的庇护。</p></p>

又或者慑于官府的武力,不得不名义上臣服你。</p></p>

刘聪如是,邵勋亦如是——或许,刘聪会让他们感到更亲切一点吧,毕竟有诸多相同之处。</p></p>

“厘清户口之余,把田地先查清了。”邵勋说道:“从明年开始,这些地都会有固定的主人,哪个部落可以种,都有说道。若错种了别人的地,粮食就是别人的了,叫屈也无用。秋收时部大们回来后,向他们说清楚。”</p></p>

刘昭闻言,咽了口唾沫,但随即便狠下心来。</p></p>

改变传统,当然会引起反弹,就看你镇不镇得住了。</p></p>

“治理这些部落,可不简单。”邵勋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得插手部落事务。如果一个部落,事事都不需要官府,大小事务内部自己就解决了,那么久而久之,他们还会敬畏官府么?要让他们更多地求助于官府,越多越好,求得多了,就离不开官府了。”</p></p>

“是。”刘昭应道。</p></p>

“我就在平阳,哪也不去。一旦有事,大军可自离石北上,镇压贼人。”邵勋又道:“当然,能不动刀兵自然最好。他们会死人,会更不信任官府,我也会耗费无数钱粮,得不偿失。总之好好做吧,先用地吊着他们,我就不信他们没有求助于官府的时候。”</p></p>

“等把地固定下来,我以后还要固定山头。哪座山归谁,都有说道,看他们怎么跑。”</p></p>

“山头有好有坏,好的归谁,坏的归谁,都有定规。”</p></p>

“总之,要让官府、朝廷更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要让他们沐于王化。如果几十年、上百年都不闻朝廷、不知天子,岂不是说反就反,说走就走?”</p></p>

一番话说得刘昭醍醐灌顶。</p></p>

他依稀想起,少时在上党管理部落时,他还通过家人知道大晋朝的存在,知道当今天子是哪位,但底下人可就什么都不知道了。</p></p>

如此情况之下,反与不反,当真只是一念之间。</p></p>

梁王的意思是让更多的部落之人了解朝廷、知道官府,哪怕不可能让最底层的牧子、牧奴们都知道,至少也要让更多的中层氏族首领知晓,并对官府产生依赖、敬畏。</p></p>

这样的话,部落最上层的首领想要造反时,面临的阻力会更大,毕竟部落是由一个个氏族构成的。</p></p>

“再告诉他们,想要入郡姓,就给我恭顺点。”邵勋最后说道。</p></p>

郡姓是吊着部落首领的。</p></p>

河谷田地与氏族头人息息相关,毕竟他们手下一大群人跟着吃喝呢。</p></p>

并州是胡人最密集的地方,治理好了并州,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p></p>

如此双管齐下,总会有效果。</p></p>

他才三十三岁,可以花一辈子来做这件事。</p></p>

……</p></p>

四月二十一日,邵勋一路向东,巡视到了晋阳。</p></p>

在路上时,雨停了几天,现在又开始下了。而且好似报复一般,下了个天昏地暗。</p></p>

这个时候,他不再犹豫,果断下令:停止梁宫及汴梁营建。</p></p>

敖仓存粮尽数输至野王,屯于地势较高的干燥之处。河南其余各邸阁,次第输送存粮北上,待秋收后补足。</p></p>

二十二日,邵勋在晋阳发布命令:“今岁春雨颇愆。太史令夜观天象,占得夏秋必多霖潦。宜令所在郡县,告喻百姓,备淫雨之患。”</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全职法师之时空之眼

偶得一灵感

斩神:一身概念技,神明嗷嗷哭!

小小的泡沫

天灾开局:我靠空间打造顶级安全屋

桃绾

我在末世做胶佬

不务正业的陈桂河

0幻梦0影踪0行异界

美丽雅阁210

四合院史上第一狠人

朝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