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章 青楼花榜考——古代网红评选机制,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十里秦淮胭脂浪,笙歌夜夜评花榜。才情若得算法顾,风尘亦可登云榜。
一、花魁算法:秦淮河畔的流量密码
金陵夫子庙的灯火倒映在秦淮河中,画舫上的灯笼次第亮起,缀成一条浮动的数据链。李香君轻摇团扇,看岸上士子们争抢《金陵花榜》单页——这份每月更新的\"网红排行榜\",正在改写她的命运。
《板桥杂记》记载的花榜评选,实为古代最精密的流量算法:琴艺占三成,诗才占二成,容貌二成,余下三成竟是\"恩客质量权重\"。柳如是的成名之路便深谙此道:她将钱谦益的赠诗绣于屏风,引来复社学子集体打赏;又借\"我见青山多妩媚\"的唱词暗讽权贵,触发文人圈的二次传播。这让我想起《孙子兵法》\"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当其他歌姬还在苦练琵琶时,柳如是早已参透\"话题造势\"的玄机。
隐喻:现代网红蹭热点、造话题的运营策略,与秦淮名妓借文人词句提升身价同理,皆为算法时代的流量心经。
二、数据妆容:风尘中的形象工程
媚香楼的妆镜前,寇白门正用螺子黛描眉。这支价值十两银子的画眉笔,是她抵押玉镯换来的\"数据优化工具\"。《陶庵梦忆》记载其妆容秘诀:眉梢微垂显楚楚可怜,唇脂半褪示病弱风流。更绝的是她发明\"三笑计\"——对寒士矜持一笑,对名士娇嗔一笑,对权贵回眸一笑,精准适配用户画像。
顾横波的进阶之路更显心机。她在眉楼设\"诗谜局\",谜面皆取《西厢记》艳词,谜底却藏儒家经典。复社公子解得谜底时,既满足智力优越感,又暗合道德虚荣心——这种\"雅俗共赏\"的内容策略,比现代短视频的\"反转套路\"更高明。最令人叫绝的是董小宛的\"人设迭代\":初以\"病西施\"吸睛,中期转型\"厨艺博主\"献艺冒襄,晚年竟成\"隐士Ip\"着《奁艳》。这种精准的\"用户生命周期管理\",让当今mcN机构都自叹弗如。
然算法终有反噬。陈圆圆因\"声甲天下\"标签被多方争抢,最终引发吴三桂\"冲冠一怒\"。《觚剩》记载她晚年诵经时,仍被慕名者围堵要求\"再唱一曲\",恰似过气网红被算法绑架的窘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