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的兔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章 午脉洪大应太阳当空,13女学生小嫩嫩B,短耳的兔子,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建军的妻子匆匆赶来,攥着西医的病危通知书直发抖:“医生说要进IcU,中药能行吗?”苏怀瑾握住她冰凉的手:“您看老李的汗,是热迫津液外泄,只要把热清掉,汗就会止。现在就像锅里的水快烧干,石膏是灭火,人参是加水,缺一不可。”
药房老周抱着生石膏块过来,每块都经粉碎机打成拇指大小:“苏医生,这批石膏来自山东,硫酸钙含量98%,符合2020版药典。”他对比煅石膏与生石膏:“生用清热,煅用收敛,绝不能混用。”
“煎药时用陶瓷砂锅,”苏怀瑾向患者家属演示,“先煎石膏至水沸,再下其他药,粳米要煮成米油,保护胃黏膜。”她想起周明远的晨脉沉静,补充道,“和治头痛的药不同,这次要大剂量清热,但必须中病即止,避免伤阳。”
半小时后,李建军喝下第一口药汤,喉咙发出畅快的吞咽声。苏怀瑾刚要记录脉案,急诊科主任推门进来:“体温还在39c,要不要上冰毯?”她摸了摸患者额头:“热势虽盛,但汗出通畅,冰毯会闭住毛孔,反而让热邪内陷。”
“可西医降温是常规操作……”主任皱眉。苏怀瑾调出《中医急诊学》:“阳明经证治在清热保津,汗出是邪热外达的表现。”她指向监护仪,“心率从120次\/分降到110次\/分,脉洪大稍减,说明药在起效。”
傍晚时分,李建军体温降至38.2c,能小声说话:“胸口没那么烧了,就是没力气。”苏怀瑾搭脉,洪大脉转为滑数,舌苔黄燥减轻:“热邪渐退,气阴仍虚,明天减石膏至20g,加麦冬15g。”
夜幕降临,苏怀瑾刚要总结病历,护士站传来消息:“有个程序员晚餐后腹胀,说吃了西药吗丁啉没用,脉缓滑无力,怀疑脾虚。”她望着窗外渐暗的天空,想起《黄帝内经》“日西而阳气已虚”的教诲。
李建军的鼾声在急诊室响起,白虎汤的甘寒与人参的甘温仍在体内博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