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10
陆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8章 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10,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陆坪,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春天躲避不了风尘,夏天躲避不了暑热,秋天躲避不了阴雨,冬天躲避不了寒冻,四时都没有一日休息;
农民私人的交际往来,吊唁死丧,看望病人,养育幼儿等等,所需的费用都要从所收获的农产品里开支。
如此勤苦,还可能遭遇水旱灾害,官家紧急征收赋税,不定期敛收各种费用,朝令夕改;为了准备(筹办)税款,有谷的人只得半价就把谷子卖出去,无谷的人只得向人借贷,任人索取加倍的利息;于是就有人变卖田宅,卖儿孙,以便偿还债务。
而商贾(商人)大的囤积货物,利息加倍,小的开店或摆摊贩卖,囤积居奇,投机倒把,每日在都市里游转,趁政府需用急迫,所卖货物必定加倍提价。
因此使男不耕耘,女不蚕织;(商人)穿着华美,餐食上等;没有农民的辛苦,却有比农民多千百倍的收入。
(商人)依仗其富裕,交往勾结王侯,其势力超过官僚,利益互相排挤;游逛千里,乘坐车辆,穿着考究,往来不绝,乘好车,驾肥马,脚上穿着丝鞋,身上披着丝绸长衣。
这就是商人兼并农人,农人流亡的缘故。现今法律轻商人,可是商人已经发财富裕了;尊农夫,可是农夫已经贫贱了。
因此民俗认为富贵的(商人),君主却认为贫贱;官吏认为卑贱的(农夫),法律却认为尊贵。上下相反,喜好和厌恶相违背,这样想使国家富强和法理得到树立(贯彻),是不可能的。
当今急迫的任务,是使人民专力从事农业生产。想让民务农,在于珍贵粮食。贵粮之道(方法、措施),在于对民众以粮为赏罚。若天下百姓纳粮给官府,可以封爵位,可以除罪;
如此,富人有爵位,农民有钱,能使粮食从富人手里分散出来。才能纳粮以受爵,都有富余。献出余粮,供上需用的东西,可以减少民众的赋税,就是所谓以有余(的粮食),去补充不足(缺粮)的人,令付出的人得到利益。
这样做顺民心,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补足需用,二是减少民众的赋税,三是鼓励人们从事农业劳动。
现行法令:“民有作战用的军马一匹的人,可免除服兵役三人。” 军马是国家的战备物资,所以才给他们免除兵役。
古时神农教导我们:“有石砌的城墙十仞(一仞约8尺),护城河百步,武装的军队百万,如果没有粮食,便守不住城。” 由此观之,粮食大有用处,是很宝贵的东西,抓粮食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性的大事。
令民众献粮而受爵,至五大夫(九品)以上,才免除一个人的兵役罢了,这与缴纳战马的功效相比,差得远了。
爵位,是皇上所专有(掌握)的,出于口(用口下令)可以减少贫穷;粮食,是人民所种植的,生长于土地而不竭。
想得到高的爵位和免罪,是人之所甚欲(很高的欲望)。让全国人民献粮戍守边防,可以得到爵位和免罪,不过三年,边塞(长城一带)所需的粮食,必然会增多(充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