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啃月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2章 议定南迁,余波未平,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猫啃月亮,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建安七年的秋雨,似乎没有尽头。水汽氤氲,在窗棂上凝成细密的水珠,又缓缓滑落,如同这徐州当前的局势,沉重,且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湿冷寒意。州牧府的书房内,油灯的光晕在潮湿的空气里挣扎着扩散,将几道身影映在墙壁上,拉得又长又扭曲,恰似我们此刻复杂难明的心境。

方才那场“存亡之辩”的激烈言辞似乎还回荡在耳边,最终南迁荆州的决议,就像一枚投入死水潭的石子,虽定下了方向,却激起了更深沉、更复杂的涟漪。此刻,书房内弥漫着一种决策落定后的疲惫,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闷。

主公(刘备)背对着我们,伫立在窗前。他宽厚的肩膀似乎承载了千斤重担,透过那扇不算宽大的窗户,他的目光一定正贪婪地、不舍地描摹着窗外这片他倾注了太多心血的土地。从陶恭祖三让徐州,到力抗曹操兵锋,再到如今仍在曹操阴影下勉力支撑…徐州,早已不仅仅是一块地盘,更是他仁德理想的试验田,是他颠沛流离半生中难得的安稳寄托。一纸南迁令,意味着这一切都将暂时(我希望只是暂时)画上句点。我知道,这个决定对他而言,无异于剜心之痛。雨打芭蕉的声音,淅淅沥沥,像是为主公无声的离愁伴奏。

我能感受到身侧云长(关羽)那几乎凝滞的气息。他端坐如松,丹凤眼微阖,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捻着他那引以为傲的美髯。他从不多言,尤其是当主公做出决定之后。忠义早已是他生命的一部分。然而,我亦深知他那深入骨髓的骄傲。寄人篱下,尤其是在那位以“坐谈客”闻名、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的荆州牧刘景升(刘表)麾下,对他而言,恐怕比战场上刀剑加身更难忍受。他的沉默,并非全然的认同,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与克制。

翼德(张飞)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他环眼圆睁,仿佛要将这屋顶瞪出两个窟窿来。粗壮的手臂抱在胸前,整个人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猛虎,烦躁不安。方才议事,他吼得最响,最终虽被主公和我的“大势所趋”压了下去,但那股子“大丈夫何必如此憋屈”的郁气,显然还堵在胸口。在他看来,南下投靠刘表,与丧家之犬无异。他脾气暴烈,性情耿直,这种需要隐忍、需要看人脸色的局面,他怕是第一个受不了。他的呼吸都带着一股不耐烦的灼热感。

糜子仲(糜竺)和孙公佑(孙乾)则相对沉静。子仲先生的全部身家几乎都与主公的事业绑在了一起。徐州是糜氏的根基所在,这一走,损失之巨难以估量。他看向主公背影的眼神里,有忧虑,有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家族命运与共的决绝。公佑先生则目光闪烁,手指轻叩着桌面,显然已在飞速盘算南下荆州后的种种关节——如何与刘表周旋,如何安置兵马钱粮,如何在荆襄错综复杂的势力间立足……他总是想得最远,也最为务实。

我端起桌上尚温的清茶,借着袅袅升起的热气,掩饰住自己观察的目光。作为提出并力主南迁之策的人,我深知,仅仅在理智上说服他们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伟大的战略,若不能得到核心团队发自内心的理解与认同,执行起来便会处处掣肘,甚至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眼下,决议虽定,但离愁、不甘、对未卜前途的忧虑、对荆州这片“应许之地”的疑虑,如同这窗外的秋雨,浸透了每个人的心房。这种弥漫的情绪,若不及时加以疏导和统一,它将成为我们未来行动中最大的暗礁。

“撤离的准备千头万绪,各种细节,稍后我会与诸位一一详议。”我放下茶杯,清了清嗓子,用尽可能平和但清晰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果然,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我的身上。

我迎着他们的视线,目光在云长和翼德脸上稍作停留,语气诚恳:“我知道,离开我们苦心经营多年的徐州,前往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并且……需要暂时依附于人,这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看到主公的肩膀微微动了一下,似乎被我的话触动。

“云长将军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不屑于久居人下;翼德将军性如烈火,视此行为畏途,觉得憋屈;主公更是心系徐州百姓,一草一木皆有情谊。子仲先生、公佑先生亦有各自的考量与牺牲。这一切,昭,都明白,也都感同身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八零:闪婚大佬医生后被宠哭了

幸夷

双男主mv大片在线观看

颐和园的张夫人

状元郎娇宠日常by一只繁缕

山上有座山

乐可金银花全文免费阅读在线笔趣阁软件下载无弹窗

泛泛小舟

清冷太子每日都在挨龠中醒

龟玄子

贵族学院小说晋江

不曾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