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句芒
张一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章 句芒,状元郎挨日常by小小望沈清辞,张一疯,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句芒的神话渊源
1.句芒的身世背景
句芒,在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位置。他出身不凡,乃是少昊的后代,名为重。少昊作为上古时期东夷部落的首领,在神话世界里有着崇高的地位,这也为句芒的身世增添了一抹神秘而高贵的色彩。
句芒辅佐的是东方天帝伏羲。伏羲,这位被尊称为“人文始祖”的神话人物,功绩卓着。他听八方风音,制作琴瑟,创造了“八卦”,还模仿蜘蛛织网发明了捕鱼工具,带领中华民族从原始状态迈向文明时代。句芒忠心耿耿地辅助伏羲,共同管理着东方广袤的土地。《淮南子》中记载“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槫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皞、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描绘出他们所管辖区域的辽阔,从碣石山出发,途径朝鲜,穿过巨人国,直至太阳升起之处,那长满扶桑树、遍布青土和繁茂树木的地方,皆在他们的掌管之下。
句芒作为木官之神,在神话世界里司职树木的发芽生长。春天,万物复苏,大地回春,正是句芒施展神力,让沉睡一冬的树木抽出新芽,让花草绽放生机。他的存在,象征着生命的起始与蓬勃发展,是大自然生命力的一种神话化体现。
从文化根源上看,句芒的身世与古代的图腾信仰、部落文化紧密相连。居住在东方的太皞部族,原本是以鸟为图腾信仰的部族,句芒神或许就是该部族的图腾神。其鸟身人面的原始形象,正是这种图腾信仰的一种直观反映。这种信仰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也反映了他们试图通过神话来解释自然现象、构建世界秩序的努力。句芒作为少昊之子,辅佐伏羲,在神话体系中构建起了一种传承有序、职责分明的关系网络,成为古代神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与想象 。
2.文献中的记载
众多古籍对句芒有着丰富多样的记载,为后人了解这位神秘的春神提供了珍贵线索。
《吕氏春秋·孟春》记载:“其帝太皞,其神句芒。”高诱注:“太皞,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句芒,少皞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此记载清晰地阐述了句芒的身世,点明他是少昊氏后代,名为重,辅佐木德之帝伏羲,死后成为木官之神,明确了句芒在神话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与职责。
《礼记·月令》中多次提及句芒,如“孟春之月其帝太暤,其神句芒,余春月皆然”。郑玄注曰:“句芒,少白皋氏之子,曰重,为木官。”朱熹注曰:“大白皋伏牺,木德之君。句芒,少白皋氏之子,曰重,木官之臣。圣神继天立极,先有功德于民,故后王于春祀之。”这些注释进一步丰富了句芒的形象,强调他作为木官之臣,与伏羲共同受后世祭祀的原因。
《墨子·明鬼下》则通过一则故事来展现句芒。从前秦穆公在祖庙中,看见有神进入庙门,向左面走,鸟身,脸是方的。秦穆公吓得逃跑,神说:“不用怕,上帝因你有德行,给你报赏,派我赐你十九年寿命,使你的国家兴盛,多子孙,不会失掉秦国。”秦穆公再拜叩头,询问大神名字,神答道:“我是句芒。”这一记载不仅体现了句芒作为神的权威性,还反映出古人认为神明会根据人的德行给予奖惩的观念。
《左传》中也有关于句芒的记载,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句芒的形象。这些记载虽各有侧重,但也存在诸多相同之处。它们都一致认定句芒是少昊氏的后代,是木官之神,与伏羲有着紧密的联系,共同掌管东方及春天相关事务。
然而,这些记载也存在差异。在对句芒形象的描述上,有的文献着重强调其神职身份,有的则通过故事展现其与凡人的互动,使句芒形象更加立体。在记载的侧重点上,《吕氏春秋》《礼记》主要从神话体系构建、神职定位角度出发;《墨子》则以故事形式呈现,更具趣味性和教化意义;《左传》的记载或许与历史事件、文化传统相结合,为句芒形象增添了历史厚重感。这些古籍记载的异同,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句芒文化图景,让后人得以从多个维度深入探究句芒这一神话形象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
3.与其他神话人物的关系
句芒在神话体系中与诸多神话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关联丰富了神话世界的架构,也凸显了句芒独特的地位。
太皞与句芒关系紧密。太皞即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死后祀于东方成为木德之帝。句芒作为其得力助手,辅佐太皞管理东方广袤的青土树木之野。他们共同掌管春天,太皞或许侧重于从宏观上把控东方的秩序与发展,而句芒则专注于施展神力,促使树木发芽生长,让春天充满生机。这种合作关系体现了神话中一种分工协作的理念,共同维护着大自然的节律与生命的繁衍。
少昊是句芒的祖先,少昊作为上古东夷部落首领,在神话世界中具有崇高地位。句芒继承了少昊的部分特质与神力,其鸟身人面的原始形象可能与少昊部落的图腾信仰存在渊源。少昊的血脉赋予了句芒神性的根基,使得句芒在神话体系中有了坚实的出身背景。这种家族传承关系,不仅丰富了句芒的神话内涵,也反映出古代神话中家族、部落观念的延续。
除了太皞和少昊,句芒与其他神话人物也存在着潜在的互动。在四季神体系中,句芒作为春神,与夏神祝融、秋神蓐收、冬神玄冥相对应。他们分别掌管着不同的季节,共同维持着一年的时间循环和自然变化。当春天结束,句芒完成使命,将接力棒传递给祝融,开启夏天的热烈;随着季节流转,蓐收和玄冥依次登场,完成各自季节的使命。这种角色互动,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知,以及通过神话对自然现象进行的系统性解释。
在五行学说融入神话体系后,句芒作为木神,与其他代表金、火、水、土的神话人物也产生了关联。五行相生相克,反映在神话人物关系上,或许意味着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微妙平衡。这种平衡关系构建起了一个宏大而有序的神话世界,句芒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与其他神话人物共同演绎着自然与生命的传奇 。
二、句芒的形象演变
1.原始形象
句芒的原始形象独特而神秘,《山海经·海外东经》明确记载:“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寥寥数字,勾勒出一个极具奇幻色彩的形象。
鸟身,赋予句芒灵动与自由。在古代文化中,鸟常常被视为能够沟通天地的使者。它们翱翔于天际,超越了人类有限的视野和活动范围,仿佛能够触及神灵的领域。句芒的鸟身,暗示着他具有超越凡人的能力,能够自由穿梭于天地之间,传达天地间的神秘信息,沟通人与自然。鸟的飞行能力也象征着速度与敏捷,这或许意味着句芒能够迅速地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带到世间的每一个角落,让大地在瞬间焕发生机。
人面,则体现了句芒与人类的亲近。他有着和人类相似的面容,使得他更容易被人类所理解和接受。这张人脸代表着句芒具有智慧和情感,能够感知人类的需求和愿望。他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神灵,而是与人类有着情感纽带的存在。通过人面这一特征,古人将自己的形象和情感投射到句芒身上,拉近了人与神之间的距离,也使得句芒的形象更加亲切、生动。
乘两龙,更是增添了句芒的威严与神圣。龙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强大、尊贵的象征,代表着无上的力量和权威。句芒能够驾驭两条龙,显示出他拥有超凡的神力和崇高的地位。龙的强大力量为句芒所用,使他在执行神职时更加得心应手。乘龙飞行,不仅展现了句芒的超凡脱俗,也暗示着他能够掌控自然的力量,如同龙能呼风唤雨一般,句芒能够主宰春天的万物生长。
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的原始形象,象征着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统一,以及神灵对自然力量的掌控。这种形象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他们通过创造这样一个独特的神话形象,试图解释自然现象背后的神秘力量,表达对春天万物复苏、生命蓬勃发展的美好向往。句芒的原始形象成为了古人精神世界与自然世界相互连接的桥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 。
2.形象的转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的演变,句芒的形象逐渐从鸟身人面转变为骑牛牧童。这一转变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文化因素。
在古代神话历史化的进程中,句芒的形象开始发生改变。早期神话中的奇幻元素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现实意义和道德教化色彩。鸟身人面的形象虽然神秘奇幻,但对于逐渐走向理性化的社会来说,理解和接受起来存在一定难度。为了使神话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服务于社会秩序的构建,句芒的形象开始向更贴近人类生活的方向转变。
男权社会的发展对句芒形象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男权社会中,人们更倾向于塑造符合男性权威和社会规范的形象。鸟身人面的句芒形象相对较为神秘、灵动,缺乏明确的性别特征,难以与男权社会的价值观相契合。而骑牛牧童的形象则更具人间烟火气,且容易被赋予男性身份,符合男权社会对神灵形象的塑造需求。这种转变体现了社会文化对神话形象的重塑,使其更适应当时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
农业文明的发展也是句芒形象转变的关键因素。牛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农民的得力助手,代表着勤劳、坚韧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骑牛的形象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突出了句芒作为农事之神的职能。将句芒描绘成骑牛牧童,更能直观地体现他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表达了人们对农业丰收的祈愿。春天是耕种的季节,骑牛的句芒象征着在春天引领人们开始一年的农事活动,为人们带来丰收的希望。
从文化传播和民众接受度的角度来看,骑牛牧童的形象更加通俗易懂、亲切可爱。相较于鸟身人面的神秘形象,骑牛牧童更容易被广大民众所理解和喜爱。在民间传说、祭祀仪式和艺术创作中,这一形象更容易传播和传承。民众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将骑牛牧童的句芒形象不断丰富和深化,使其逐渐成为人们心中春神和农事之神的典型代表。
句芒形象从鸟身人面到骑牛牧童的转变,是神话历史化、社会文化变迁、农业文明发展以及民众接受度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转变不仅丰富了句芒的形象内涵,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骑牛牧童的句芒形象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承载着人们对春天、对生命、对农业丰收的美好向往和祈愿 。
3.不同艺术形式中的呈现
句芒形象在年画、祭祀仪式等多种艺术形式中均有呈现,每种艺术形式都以独特的方式赋予了句芒形象鲜活的生命力,同时也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年画中,句芒常以骑牛牧童的形象出现,这一形象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画面里,句芒头梳双髻,天真可爱,手持柳鞭,悠然骑在牛背上。牛的形象往往健壮而温顺,与句芒的活泼灵动相互映衬。年画色彩鲜艳丰富,多运用红、绿、黄等鲜明的色彩,以达到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吸引观者的目光。这种呈现方式将句芒与民间生活紧密相连,使人们在欣赏年画时,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也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年画作为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形式,以其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特点,让句芒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祭祀仪式中的句芒形象则更具庄重感和神圣性。在古代春祭活动中,句芒的形象通过各种仪式道具和参与者的行为得以展现。句芒的神像或被精心雕刻,或被绘制在特定的旗帜、牌位上,放置在祭祀场所的重要位置。祭祀时,人们身着庄重的服饰,按照严格的仪式流程进行祭拜。句芒在祭祀仪式中,不仅是春神和木神的象征,更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精神寄托。与年画相比,祭祀仪式中的句芒形象承载着更多的宗教和文化意义,强调的是人与神之间的沟通和敬畏之情。这种呈现方式注重仪式的规范性和严肃性,通过集体参与的祭祀活动,强化了人们对句芒的信仰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此外,在一些传统的戏曲表演中,也会出现句芒的形象。戏曲演员通过精湛的表演技艺,将句芒的性格特点和神职功能以舞台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演员的扮相、唱腔、动作等都经过精心设计,力求生动地塑造出句芒的形象。与年画和祭祀仪式不同,戏曲中的句芒形象更具动态性和故事性。演员通过表演情节,讲述句芒与其他神话人物或凡人的故事,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句芒的神话传说和文化内涵。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句芒形象的传播和传承提供了另一种生动的方式。
不同艺术形式中句芒形象的呈现各有特点。年画以其活泼的形象和鲜艳的色彩贴近民众生活;祭祀仪式以庄重神圣的氛围凸显其宗教文化意义;戏曲则以动态的表演和丰富的情节展现其神话故事。这些不同的呈现方式共同丰富了句芒这一文化符号的内涵,使其在不同的艺术领域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
三、句芒的神职与职能
1.木神与春神
句芒作为木神与春神,身负独特而重要的职责,在古人的认知里,他与大自然的节律变化紧密相连,是树木发芽生长、春天万物复苏背后的神秘推动力量。
作为木神,句芒掌管着世间树木的生长。在神话想象中,每到特定时节,句芒便施展神力,唤醒沉睡的树木。他的到来,如同给树木传递了苏醒的信号,让它们从漫长的冬日沉睡中缓缓醒来。那些原本干枯的树枝,在句芒的神力影响下,开始萌生出嫩绿的新芽,逐渐舒展枝叶,焕发出勃勃生机。无论是山林中高大的乔木,还是原野上低矮的灌木,都在句芒的掌管之下遵循着自然的规律生长。他决定着树木生长的节奏与态势,确保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在古人眼中,树木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栖息之所、生活资源,还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延续。句芒作为木神,守护着树木的成长,也就守护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和自然的和谐秩序。
而作为春神,句芒更是春天的使者与象征。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句芒的神力如同春风一般,吹遍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随着他的脚步,冰封的河流开始解冻,潺潺流淌;沉睡的土地变得松软,孕育着新的生命;各种花草竞相绽放,五彩斑斓。他让阳光变得温暖而柔和,让空气充满清新与芬芳。在句芒的引领下,整个世界从冬日的寂静与萧瑟中苏醒过来,重新充满了活力与生机。春天对于古人来说,是一年的开始,是希望与新生的象征。句芒带来春天,也就带来了播种的季节,为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人们相信,在句芒的庇佑下,春天播下的种子能够茁壮成长,秋天获得丰硕的收成。
句芒作为木神与春神的职责相互交织。春天是树木生长的黄金时期,句芒带来春天的同时,也赋予了树木生长的力量;而树木的发芽生长,也是春天万物复苏的重要体现。他通过掌管树木的生长,展现春天的生机;又借助春天的力量,推动树木的繁荣。这种紧密的联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他们将自然现象与神话人物相结合,创造出句芒这一形象,来解释和表达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敬畏与赞美 。
2.农事与生命的掌管
在古代农耕社会,农事活动关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句芒作为重要的神只,在农事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他被视为掌管农事的神灵,其神力深刻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每到春天,句芒便开始履行职责,为农事活动拉开序幕。他促使土地解冻,让土壤变得松软肥沃,为播种创造良好条件。同时,他施展神力,让春雨适时降临,滋润大地,使种子能够顺利发芽。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句芒也悉心呵护,确保阳光充足、温度适宜,让庄稼茁壮成长。他掌管着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决定着何时抽穗、何时开花、何时结果。在古人心中,句芒的庇佑是农业丰收的重要保障。如果句芒的神力得以充分施展,当年便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之,若得罪了句芒,可能会遭遇旱灾、涝灾或病虫害,导致庄稼欠收甚至绝收。因此,人们对句芒心怀敬畏,通过各种祭祀活动祈求他保佑农事顺利。
除了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句芒还与人类的寿命和繁衍有着紧密联系。在古人的观念中,句芒具有掌控人类寿命的能力。他可以根据人们的德行和行为,决定是延长还是缩短其寿命。正如《墨子·明鬼下》中记载,秦穆公因有德行,被句芒赐予十九年寿命,国家也得以兴盛。这表明在古人的认知里,句芒是公正的裁决者,会对人类的善恶行为给予相应奖惩,寿命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奖惩内容。
在人类繁衍方面,句芒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春天是万物繁衍的季节,句芒作为春神,象征着生命的蓬勃发展和繁衍不息。他的神力不仅促使自然界的万物复苏、繁衍生长,也被认为能够影响人类的生育能力。人们相信,在句芒的庇佑下,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因此,在一些祭祀句芒的活动中,除了祈求农事丰收,人们也会向句芒祈求生育子嗣,希望他能赐予家族新的生命,延续家族的血脉。
句芒对农事和生命的掌管,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和神灵的敬畏。他们将农业生产的顺利、人类寿命的长短以及家族的繁衍都与句芒联系在一起,通过祭祀和信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信仰不仅在精神上给予人们慰藉和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促使人们遵循道德准则,与自然和谐相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