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周景王姬贵,状元郎挨日常by小小望沈清辞,张一疯,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周景王姬贵:乱世中挣扎的东周君主

一、周景王所处的时代背景

1.东周时期的政治格局

东周时期,政治格局呈现出鲜明的特征,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成为这一时代的主旋律。自平王东迁洛邑后,周王室的影响力急剧下降,其直接掌控的土地和人口大幅减少,经济实力也随之削弱。曾经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对诸侯的绝对统治权,政治权威一落千丈。

在这种情况下,各诸侯国纷纷崛起,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资源,展开了激烈的争霸战争。春秋初期,郑国率先崛起,郑庄公凭借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谋略,在中原地区纵横捭阖,甚至与周王室发生冲突,射中周桓王肩膀,使周天子的威严扫地。此后,齐国在齐桓公的领导下,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迅速增强,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旗号,联合诸侯,抵御外族入侵,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原地区的稳定。

晋国在晋文公的带领下,通过城濮之战击败楚国,成为中原地区的又一强国。晋国长期称霸中原,与楚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楚国在南方不断扩张势力,兼并了许多小国,成为南方的霸主。楚庄王曾问鼎中原,显示出其对周王室的觊觎之心。

秦国在西部逐渐崛起,秦穆公任用百里奚等贤才,称霸西戎,为秦国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吴国和越国在东南地区兴起,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先后称霸,他们之间的战争也成为春秋晚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周王室沦为了配角。各诸侯国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甚至公然违抗王命。周王室的财政也陷入了困境,连宫室器皿用具都得向各国乞讨。例如,周景王在位时,曾宴请晋国大臣荀跞,指着鲁国送来的酒壶质问晋国为何不向王室进贡,这一事件充分反映了当时周王室的窘迫处境和天子威望的衰落。

总的来说,东周时期的政治格局是一个动荡不安、诸侯纷争的局面。周王室的衰微为诸侯争霸提供了契机,各诸侯国在相互竞争和兼并的过程中,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2.社会经济状况

东周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农业依旧是当时的主要产业,在生产工具方面,铁制农具逐渐得到推广使用,牛耕技术也日益普及,这使得土地开垦面积大幅增加,农作物产量显着提高。井田制在这一时期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一些诸侯国还兴修了水利工程,如郑国渠等,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青铜铸造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不仅制作出了精美的礼器、兵器,还生产出了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纺织业同样发达,丝绸、麻布等纺织品的质量和产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陶瓷业、漆器业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商业活动在这一时期也十分活跃。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各诸侯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加,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如齐国的临淄、郑国的新郑等。这些城市中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商品种类繁多。商人阶层逐渐壮大,他们不仅在国内进行贸易,还开展了跨国商业活动。一些着名的商人如子贡、范蠡等,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头脑和卓越的经营才能,积累了巨额财富。

然而,周王室却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困境。由于直接控制的土地和人口减少,周王室的收入来源大幅缩减。同时,王室的开支却不断增加,包括宫廷的日常消费、祭祀活动、赏赐诸侯等。为了维持王室的运转,周王室不得不向各诸侯国乞讨财物,甚至连宫室器皿用具都依赖诸侯的进贡。例如,周景王在位时,财政状况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他曾在宴请晋国大臣荀跞时,指着鲁国送来的酒壶抱怨晋国不向王室进贡,这一事件充分反映了周王室财政的窘迫。

在货币使用方面,随着商业的发展,金属货币逐渐成为主要的交换媒介。周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周景王铸造大钱,这是我国文献中关于铸钱的最早纪录。金属货币的出现,方便了商品交换,促进了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但由于各诸侯国自行铸造货币,货币的种类和规格繁多,给商品交换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3.文化思潮氛围

东周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格局的变化引发了思想领域的激烈碰撞,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儒家思想由孔子创立,强调“仁”“礼”,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和教育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学说,培养了众多弟子。他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

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追求自然、无为,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不过多干预事物的发展。道家思想对传统的等级制度和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思考方式,对后世的哲学、文学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法家思想强调以法治国,主张通过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治理国家。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韩非等,他们的思想在一些诸侯国得到了实践,如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墨家思想以墨子为代表,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提倡平等、互助的社会关系。墨家思想反映了广大平民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社会舆论和政治决策。

除了这些主要的思想流派,还有兵家、阴阳家、名家等,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共同构成了东周时期丰富多彩的文化思潮。

在文化交流和学术活动方面,各诸侯国之间的交流频繁。学者们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学说,与不同的思想进行碰撞和交流。例如,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宣扬儒家思想;孟子也游历各国,与各国君主探讨治国之道。同时,各国还举办了各种学术活动,如稷下学宫,汇聚了众多学者,他们在这里讲学、辩论,促进了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传播。这些文化交流和学术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思想,也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周景王的生平经历

1.即位前的成长环境

周景王姬贵出生于洛邑,其家庭背景与东周王室紧密相连。他的父亲是周灵王,在当时,尽管周王室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但依旧是天下名义上的共主。姬贵本无机会继承王位,他有一位聪明且才华横溢的哥哥姬晋,姬晋曾被视为王位的有力继承人。然而,命运弄人,姬晋英年早逝,这才使得姬贵有机会被立为太子。

在成长教育方面,姬贵接受了王室传统的严格教育。他学习了礼仪、音乐、射箭、驾车等六艺,这些都是当时贵族子弟必须掌握的技能。同时,他也深入研读了历史、政治等方面的知识,以培养治国理政的能力。宫廷中的学者和官员们成为他的老师,他们向姬贵传授着先王的治国之道和经验教训,希望他能成为一位有作为的君主。

在宫廷中的地位和经历,姬贵经历了从普通王子到太子的转变。起初,作为众多王子之一,他在宫廷中的存在感并不高。但随着哥哥姬晋的离世,他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被立为太子后,姬贵开始参与一些宫廷事务和政治活动,逐渐积累了一定的政治经验。他目睹了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的崛起,深刻体会到了王室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然而,宫廷中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在权力的争夺和斗争中,姬贵也面临着各种明枪暗箭。其他王子及其背后的势力可能对他的太子之位虎视眈眈,试图寻找机会取而代之。但姬贵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在宫廷的复杂环境中生存下来,并逐渐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这些经历也让他变得更加成熟和稳重,为他日后登上王位奠定了基础。

2.在位期间的主要事迹

(1)财政改革之铸造大钱

周景王在位时,周王室面临着严峻的财政困境。随着王室直接控制的土地和人口不断减少,收入来源日益枯竭,而宫廷的各项开支却有增无减,连日常的宫室器皿用具都要向各国乞讨,财政状况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在这样的背景下,周景王决定进行财政改革,铸造大钱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其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增加王室的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压力。周景王认为,通过铸造大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货币流通,从而增加王室的财富。

公元前524年,周景王开始铸造大钱。这是中国文献中关于铸钱的最早记录。在铸造过程中,王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按照一定的规格和标准铸造出了新的货币。

然而,这项改革也带来了诸多影响。从积极方面来看,短期内可能增加了王室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危机。但从长远来看,其负面影响更为显着。由于大钱的铸造没有充分考虑市场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规律,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引发了通货膨胀。这使得百姓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同时,改革也遭到了一些反对声音。一些大臣认为,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会给国家带来灾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周景王并没有充分听取这些意见,执意推行改革。最终,这次财政改革以失败告终,不仅没有解决周王室的财政问题,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进一步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2)“数典忘祖”典故

周景王在位时,王室的财政困境愈发严重,不得不向各诸侯国乞讨财物。有一次,周景王宴请晋国大臣知文子荀跞。宴会上,周景王指着鲁国送来的酒壶,对荀跞说:“各国都有器物送给王室,为何晋国没有?”荀跞一时答不出来,便让副使籍谈答复。

籍谈说,当初晋国受封时,王室并未赐以礼器,而且如今晋国忙于对付戎狄,花费巨大,实在送不出礼物来。周景王听后,十分不悦。他开始列数王室赐给晋国的土地和器物,如晋国的始祖唐叔虞受封时,王室就赐予了大路之车、密须之鼓、阙巩之甲、沽洗之钟等。周景王指责籍谈身为晋国掌管典籍的官员,却忘记了这些历史,讽刺他“数典而忘其祖”。

这一事件的结果是,籍谈被说得面红耳赤,无言以对。这一典故也由此流传下来,成为后世形容人忘本的常用成语。

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当时王室与诸侯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周王室作为天下共主,能够赐予诸侯土地和器物,诸侯也对王室恭敬有加。但到了周景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不再把王室放在眼里,甚至连基本的进贡都不愿意履行。而周景王虽然试图通过言语来维护王室的尊严,但也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这充分反映出周天子的威望已经一落千丈,周王室在诸侯心中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

(3)郑国子产改革

在周景王时期,郑国的子产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子产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多个方面。在政治上,他整顿了郑国的官僚制度,明确了各级官员的职责和权限,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同时,他还推行了“铸刑书”的举措,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之于众,打破了以往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法律更加透明和公正。

在经济方面,子产实行了“作丘赋”的政策,按照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征收赋税,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他还鼓励商业发展,保护商人的利益,促进了郑国经济的繁荣。

在外交上,子产采取了灵活的策略。他在大国之间周旋,既不轻易得罪强国,又努力维护郑国的独立和尊严。在晋楚争霸的局势下,郑国能够在夹缝中生存并保持一定的影响力,子产的外交智慧起到了重要作用。

子产改革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在他的治理下,郑国的政治更加清明,社会秩序得到了稳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的实力逐渐增强。

对于周王室而言,郑国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为周王室提供了借鉴。周王室也面临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困境,子产改革的成功经验或许让周景王看到了一些希望。但由于周王室的衰落已经积重难返,难以像郑国那样进行有效的改革。

对于周边国家来说,郑国的改革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一些国家可能会学习郑国的改革经验,推动自身的发展。而郑国实力的增强也使得周边国家在与郑国交往时更加谨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区的政治格局。

(4)民众起义与镇压

在周景王时期,郑国发生了平民起义。起义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矛盾的激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贵族阶层享受着大量的财富和特权,而平民百姓却生活困苦,承担着沉重的赋税和劳役。同时,子产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但也触动了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起义爆发后,平民们纷纷聚集起来,反抗贵族的统治。他们冲击官府,抢夺财物,给郑国的社会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郑国的统治者迅速采取了镇压措施。他们调集军队,对起义民众进行残酷的打击。在军队的强大武力面前,起义最终被镇压下去。

这次民众起义对当时的社会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它使得郑国的社会陷入了动荡之中,经济发展受到了阻碍。同时,也让郑国的统治者认识到了社会矛盾的严重性,促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政策,以缓和社会矛盾。

对于周景王的统治来说,郑国的民众起义也敲响了警钟。周王室同样面临着社会矛盾激化的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很可能会引发类似的起义。这也让周景王意识到,要想维护自己的统治,必须采取措施改善百姓的生活,缓解社会矛盾。但由于周王室的衰落和自身的局限性,周景王并没有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周王室的统治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晚年的继承危机

(5)太子废立的纠结

周景王晚年,在太子废立问题上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起初,他立王子猛为太子,这是遵循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庶长子王子朝的宠爱日益加深。王子朝聪慧过人,颇具才能,在宫廷中也有一定的威望,这使得周景王逐渐萌生了废立太子的想法。

一方面,周景王内心渴望打破传统,立自己喜爱的王子朝为继承人,以确保王室未来的稳定和繁荣。他认为王子朝有能力重振周王室的雄风,带领王室走出困境。而且,王子朝身边有一批支持他的势力,这也让周景王看到了希望。

另一方面,周景王又不得不考虑传统的宗法制度和各方势力的反应。废立太子是一件大事,会引发宫廷内部的动荡和各方势力的纷争。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王室的分裂和国家的混乱。而且,王子猛背后也有一些支持他的大臣和势力,他们坚决反对废立太子。

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周景王多次和宾起谈起王子朝,流露出让他成为天子继承人的想法,但始终没有下定决心。他在朝堂上也没有明确表态,使得宫廷内部的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和微妙。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等待着周景王的最终决策。

直到公元前520年,周景王病重,才嘱咐宾孟要扶立王子朝。然而,他还未来得及正式宣布,就突然病死,这使得太子废立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棘手,也为后来的王子朝之乱埋下了伏笔。

(6)王子朝之乱的爆发

周景王的突然离世,使得原本就紧张的王位继承问题瞬间激化,王子朝之乱随之爆发。

起因源于周景王对庶长子王子朝的宠爱以及他在临终前嘱咐宾孟扶立王子朝的举动。然而,周景王生前并未正式废立太子,王子猛依旧是法定的继承人。这就导致了王子朝和王子猛两方势力的对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宝贝今天可不可以不带小雨伞小说第四十九张

出羣

在末世靠屁股苟活双男主免费阅读

庚申大雪

外出佩戴小玩具坐地铁的背景故事

雪中小梅花

一泻千里金银花露原文阅读

无处安放的三心二意

公用炉鼎小说

是名为心

老婆太无敌,惊得系统连连升级

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