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6章 泥板文书,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上班苦,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明日开闸时,” 赵括将双面铸币样币递给迪奥尼修斯,币面的玄鸟纹与胜利女神像还带着刚出炉的火气,“让水流过三种文明的印记。” 希腊技师注意到,币背胜利女神脚下,隐约刻着苏美尔楔形文字的 “丰饶” 符号,在火光中若隐若现。
竣工当日,轻柔的晨雾如同薄纱笼罩阿姆河。当青铜水闸的齿轮发出第一声闷响,胡族水工与希腊工匠同时发力拉动绳索,混着水草的河水奔涌而出,在阳光中折射出绚丽的虹彩。赵括将刻有双语祭文的石碑推入渠底,汉隶与楔形文字在水流中若隐若现,恰似两种文明在河床上悄然交融。
当第一株小麦幼苗从湿润的沙地钻出嫩绿的叶片,老祭司捡起一枚双面铸币,对着阳光仔细端详币面的赵武灵王浮雕与胜利女神像:“东方的战王与西方的女神,倒像是从同一条河中诞生。” 他布满皱纹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释然的笑容。
中亚商队的驼铃声中,首批 “日月币” 开始流通。波斯商人惊奇地发现,这种钱币正面铸着胡服骑射的英姿,背面刻着胜利女神的展翅,既能在赵国市坊兑换丝绸,也可在希腊城邦换取葡萄酒。更奇妙的是,在不同角度的阳光下,币面两种图案会重叠成类似苏美尔泥板的神秘符号,仿佛蕴含着跨越时空的密码。
深秋的渠畔,金黄的麦田随风起伏,麦浪如同金色的海洋。休屠王子指着眼前的丰收景象:“相邦,当年在阴山烧匈奴毡帐的火油,如今照亮了苏美尔人的水渠。” 赵括抚摸着剑柄上的水波纹刻痕,想起地窖里那摞译完的泥板 —— 人类对水源的渴求,终究让不同文明在同一条河流旁握手言和。
是夜,新陶邑的望楼亮起希腊火,幽蓝的光芒为往来商队指引方向。渠水潺潺流淌,胡族巫祝的歌谣与希腊竖琴的旋律第一次和谐共鸣。赵括站在城墙上远眺,看着双面铸币的光芒随着水渠蔓延,他知道,这片曾被预言为 “神之弃土” 的荒漠,正在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文明绿洲。那些沉睡千年的泥板文书,终将与赵军的青铜戈矛、希腊的大理石雕像一起,在阿姆河畔诉说着文明融合的崭新篇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