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重逢与长别
作者雪夜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9章 重逢与长别,返老还童:我的少女穿越记,作者雪夜红,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蒸汽马车喷着白雾碾过青石板路,程小雨掀开雕花布帘,河口镇特有的烟火气裹挟着草药香扑面而来。祖宅门前的老槐树依旧苍劲,枝桠间还挂着她幼时系的祈福红绸。推开门扉的刹那,药臼与铜铃的声响恍若昨日重现,榻上的姥爷却已瘦得脱形,灰白的胡须在呼吸间微微颤动。
“小雨,姥爷要走了。”老人枯瘦的手穿过岁月的褶皱,牢牢攥住她的手腕,浑浊的眼底泛起微光,“老友方道长来喊我喝酒了。”程小雨喉间泛起酸涩——那位曾劝姥爷抱养她的方道长,早化作山间一抔黄土。她忙命大舅小舅取来百年人参,却被姥爷颤巍巍地摇头制止:“莫折腾了…这是寿寝,是修行圆满…”苍老的掌心摩挲着她手背上的旧疤,那是幼时采药被荆棘划伤留下的,“小雨啊,你生来不凡…替姥爷多看看这世间…”话音未落,老人的脊背骤然松弛,枯槁的手指垂落,檐角风铃突然叮咚作响,惊起满院栖息的麻雀。
消息如野火般传遍河口镇。次日清晨,祖宅门前的长街铺满素白孝帐,卖豆腐的王婶、铁匠铺的赵师傅,甚至邻县受惠过的病患都携着纸钱赶来。程小雨立在灵堂中央,望着供桌上姥爷最爱的竹烟杆,耳畔是此起彼伏的哀泣,眼眶却始终干涩——八十余载高寿善终,于姥爷而言,或许真是场该笑着送别的“白喜”。
她未曾动用分毫现代手段。记忆里的姥爷,总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粗布长衫,背着药箱踏遍山野。遇富贵人家问诊,收几吊铜钱;见贫苦百姓求医,连药钱都分文不取。有次大雪封山,他背着她跋涉三十里,只为给染伤寒的猎户家幼子送药。这份慈悲不仅刻进了她的骨血,也让小舅舅继承衣钵,将西药与山货售往邻省,换得潘家衣食无忧却从不显富。
陈家庄的族人们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当年程小雨在桃花街留下的空地上,如今已矗立着气派的工坊。三叔握着她的手老泪纵横:“多亏了你教的卤肉秘方、胡辣汤包,如今咱们陈家的铺子都开到京城去了!”说着便要将金元宝供上灵桌,被程小雨拦住:“姥爷一生最厌铜臭,心意留下,财帛请带回。”
出殡那日,河口镇万人空巷。送葬队伍蜿蜒数里,素幡遮天蔽日,纸钱如雪片纷飞。程小雨捧着姥爷生前最爱的女儿红,将一坛坛美酒倾洒在墓前。酒香混着众人的呜咽飘散天际,连平日里湍急的河口河水都似凝固了喧嚣。围观百姓交头接耳:“潘老爷子行医六十载,活人无数,这阵仗,是老天爷都在送他呢!”
这场送别,终究成了河口镇传颂百年的传奇。程小雨站在新立的墓碑前,望着“善人潘公之墓”六个苍劲大字,终于落下泪来。春风掠过坟头新长的青草,恍惚间又听见姥爷的铜铃叮当,在记忆深处,在时光尽头,久久回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