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你怕我抢走姨姨的宠爱
时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0章 你怕我抢走姨姨的宠爱,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时暇,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秦淮书是真无奈,拿楚易安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想跟她扯这些有的没的,催着又往后写了点内容。
嬴政处理完吕不韦的事后,就开始为天下水利奔走。
几乎是调动了所有人,耗费了很大的力气,才终于修建出了那条不仅见证了他伟大功绩,还一举将关中平原变成华夏中心,带动粮食生产,经济蓬勃的郑国渠。
郑国渠的建成非常不易,其中波折后人已经没办法完全看见。
但这条河渠从古至今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有着怎样的价值,根本不用多说。
可以说没有郑国渠,嬴政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统六国,华夏历史甚至都可能改写。
当然这是玩笑话,但也足以见得郑国渠对历史的影响和它的重要性了。
只是说来也实在让人唏嘘,修建郑国渠的水利专家郑国本来是韩国人,韩国不断被秦国攻打,国土面积一再缩水。
派郑国去秦国修建大型水利的目的是‘疲秦’。
如果秦国要修水利,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能很大程度消耗秦国国力,就没时间顾得上攻打韩国了。
谁知道郑国渠修成后短短六年时间韩国就被灭了,秦国经济实力还大增。
疲秦变成了强秦,也不知道韩王后不后悔把郑国送到秦国。
不过就算没有郑国渠,韩国也会亡,时间问题而已。
可惜的是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因为自然侵袭,人为破坏,缺乏维护等原因,已经废了,现在只剩下遗址。
一渠一堰,都是历史上尤为重要的水利工程,不仅促进粮食生产,还为后世的很多水利工程提供了技术蓝本。
书里花费了很多笔墨描写郑国渠建成的不易,但是楚易安不记得了,一笔带过,让秦淮书自己编去。
看了眼天色,已经不早,差不多该休息了。
而且她今天还没有练武,得给自己留点时间,可不能荒废。
现在真是一天不练就浑身难受。
楚易安龇着大牙用力拍秦淮书的肩膀:“崽儿啊,郑国渠你可要好好编啊,这很重要。”
“郑国渠建成后,嬴政就开始践行他一统六国的伟大梦想了,咱争取明天晚上就写完一统六国。”
“大秦万岁,老祖宗万岁。”
秦淮书:……
秦淮书嘴角抽了抽:“万不万岁的先不说,其实不必这么着急。”
写太着急了很多东西会被忽视,遗忘,怪可惜的。
这样的话,他倒宁愿稍微放慢一点节奏,尽可能细致详细的把文章写出来。
楚易安笑了笑:“没事,大事我都记着呢,而且你这不是后天一早就要走了吗?”
“知道你惦记后边的内容,所以我们明天早点开始。”
停顿片刻,她突然问道:“对了,你要走了,二哥是不是要回来了?”
秦淮书放下手里的笔,轻轻摇头:“没这么快回来,被外头的事耽误了。”
楚易安傻了:“那我的书怎么办?等秦胜回来后再写?”
秦淮书走了,秦国公府都没人帮她写书了。
要再找出一个他们兄弟俩这样能文能武懂兵法的人真不容易,说实话,楚易安都怀疑秦让到底能不能胜任。
谁知道这狗东西直接不回来了。
秦淮书思索了一下,眼睛弯了弯:“嗯,那等小胜吧。”
“反正外头已经好长时间没新的内容,学子们把前面的内容都快盘包浆了,也不差这十天半个月的。”
十天半个月不是秦胜回来的时间,而是外头能继续更新的时间。
楚易安嘴角抽了抽,她还想快点把这本书写完来着。
听秦淮书这意思,拌住秦让的事情还不小,让他短时间都回不来。
远在边疆的秦胜反而成最快回来的那个了。
行吧,正好这段时间好好练武刷任务,争取多刷点东西出来。
那些东西不仅有用,还能预测未来。
说不定随机刷出来的东西能发挥大用处呢。
“大哥,你打算什么时候重新开始发布新的内容?”
楚易安还挺期待。
毕竟写完了得不到反馈挺难受的,好像她一个人在自嗨。
又或者书写完了,得过很长时间才能得到反馈,她那股热情都过去了,根本不想听他们再说什么。
看她那样秦淮书就知道她在想什么,想了想,道:“这件事急不得,再等等。”
曲舒阳还没甩开董靖文,这时候发布实在不妥,等曲舒阳摆脱那人之后再说。
不过也快了,就最近几天。
不过也不是一摆脱就能继续更新的。
秦淮书又道:“之前写的内容和现在写的中间隔了挺多,你就算恢复,其实也听不到有效的反馈。”
也是,楚易安更遗憾了,只能放弃。
见她想走,秦淮书叫住了她:“对了,今日可有文章?”
文章?
楚易安大眼睛里都是茫然,走过去扒拉了一下刚刚写好的稿纸,翻翻有哪些人物。
随后一拍脑门:“瞧我,把这事给忘了。”
她又坐了下来:“还真有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在我们那个世界可是学生必学内容。”
重新拿了张纸铺在秦淮书面前,她眼睛弯起来,在烛火下竟显出几分在她身上几乎看不到的沉静来。
“写吧,文章名字,《劝学》,作者,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文章写完,楚易安真想在最后加一个全文背诵。
虽然她上学时候学的是节选,但是后边就是标的全文背诵!
不过想想还是算了,这个时代的读书人遇到喜欢的文章自己会背。
他们连四书五经都能熟读,变态的人还能背下来,一篇劝学还真难不倒他们。
算了算了,没必要自取其辱。
楚易安挥挥手走了,都没兴趣听一下秦淮书对这篇文章的评价。
她只想听以后学子们看到《劝学》时候的评价。
拿着剑回了浮华院,在院子里打了几套拳法后,拔出心心念念仙气飘飘的剑开始练起来。
花了好多时间把那些招式捋顺,使起来也是越来越顺手。
剑光凌厉,看着竟真有那么点样子。
躲在暗处的秦五手有点痒,小心翼翼的跳到离楚易安最近的一棵树上问她:“夫人,要属下陪您过两招吗?能帮助您更快熟悉剑法。”
楚易安停下手里的动作来了点兴趣:“来。”
秦五跳下树来,天上有月光,能看到他的身影。
秦五拔剑迎了上去,不打不要紧,一打是真发现那些招式想要融会贯通还是很难的。
跟人打的时候不可能还按照剑谱走。
楚易安心情都不美妙了,自己一个人练还是不行,得跟高手练才能看出效果。
不出意外的败下阵来,她扔了剑,打算试试拳法:“再来。”
“是。”秦五也扔了剑,跟楚易安过招。
剑法刚练,拳法楚易安练了有一段时间,不仅熟悉,而且比剑法更能灵活运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